严墉:“洋教练”非是根本所在!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08月23日12:18 新浪体育沙龙网友 | ||||
国青兵败芬兰赫尔辛基世青赛,青年队的教练不可避免的成为失败的替罪羊。当然从某方面来说,这实在正常不过,难道我们去埋怨那些尚未成年的孩子?教练不承担责任谁来承担? 中国青年球会乃至国家队在国际性的比赛输球不是一件很新鲜的事情,教练下课更是成了家常便饭,但教练显然不能够包打一切,成就为无所不能的救世主。一路看过来,这只 足协准备启用洋教练应该说是一件开明之举,从国家队的塔尖注意力也终于转向了塔基的注意力,只是单一的在国青或者未来的国奥队聘用洋帅显然不足以解决根本性的问题,当然这没有丝毫的诋毁洋帅对于中国足球的促进之举。中国队在世界青少年比赛的成绩总让人想入非非,而一旦迈过U19这一年龄段则让人涂呼奈何,同传统强队和新贵之间的差别就立马显现出来,这也与中国在青少年球员培养方面的思维联系在一起。受功利性思维的引导,青少年球员在很小的时候就被强制性的灌输技战术的打法,以至本应在体验多元化足球视角的年龄便被盲目的窒息想象力。而同年龄段的外国球员则是足球的娱乐化,教练起到的更多是引导性和启发性的思维。璞玉之于顽石,未雕琢之前显现不出太多差别,但区别则在于顽石已成型,璞玉则可雕琢。 道理谁都能够明白,但不一定谁都能够坦然的接受,假冒年龄以及过早的锦标思想的确立至少不是一个洋教练所能解决问题,视点不妨回到曾经被称之为白金时代的健力宝,昔日独舞的天鹅,如今谁堪与舞?米卢在中国的成功之处不在于他的技战术有多出色,也不在于他的训练质量有多高,而在于他对球队思维上的解放,谁都可以在球场上训练网式足球,但不一定谁都知道训练网式足球的实质含义。 2008对于这批未来的国家队含义究竟有多大的含义现在还言之过早,完善或者创造并不是某一名教练、某一只球队,或者某一年龄段发展的实质所在,而在于一种抽刀断水水更流的趋势。换洋教练是趋势,同样的改变青少年培养上的功利也是趋势,再一点,创造有效的和高质量的交流比赛也是趋势,波兰教练安杰依也曾经在国青队担当技术顾问,但受大环境的制约以及成型青少年球员的不可雕琢性,依旧没能够留下更多的期待。 趋势并不是某一个环节的事情,而在于他的环环相扣,解决了洋教练的问题,不等于这只国青就能够给人更多的梦想。看看近邻日本的成功,难道我们仅仅只看见日本人在某一只球会聘请了一位洋教练的结果吗?
投票! 赢超酷腕表式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