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李中文:中国象棋,为荣誉而战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08月20日22:27 人民网 | ||||
8月20日,这是首届全国象棋甲级联赛开赛的日子。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中国象棋界付出的已经太多太多。在国内所有的体育项目中,如果谈起那些项目的群众基础最扎实,中国象棋作为国粹,肯定位列其中。但如果换一个角度,数数哪些体育项目的市场尚有巨大潜力可挖,中国象棋肯定也位列其中。作为群众基础最深厚的体育项目之一,中国象棋却常常处在少人喝彩的尴尬境地,这实在是一种不该有的悲哀。 李来群,中国象棋史上的奇才。可就是行棋以滴水不漏著称的李来群,在其棋艺正处巅峰之时突然退隐商界,一时令棋界中人唏嘘不已。李来群不可谓不聪明,但初涉商海的他,最初还是呛了不少水。尽管如此,李来群还是毫不动摇地一个猛子扎进商海深处。固然,喜欢挑战是李来群的天性,但是,但凡中国象棋给出李来群一个光明的选择,凭李来群超乎常人的细密心思,他该不会这么毅然决然地下了商海不上岸。 李来群的选择,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象棋所遭遇的尴尬。当然,不管中国象棋的现状如何,依然有人在固守这一方阵地。胡荣华这个名字,恐怕大多数中国人都不会陌生。从少小成名到年届六旬,这么多年一直战斗在棋坛第一线,棋界尊之为“胡司令”。熟悉“胡司令”的人都知道,他糊涂时谁都可以赢他一盘棋,但没有人敢说可以战胜他。“胡司令”的威名,源自他的棋艺,更源自他的操守。首届全国象棋甲级联赛开赛前,中国象棋协会秘书长胡海波曾感叹地说:“如果象棋联赛现在还搞不起来,将成为憾事。不说别的,如果再晚几年,胡荣华的棋艺水平可能就要大打折扣”。 当然,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中国象棋一直在寻求更合适的发展道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象棋曾是胡荣华、柳大华、赵国荣、吕钦、徐天红、陶汉明、许银川、李来群这八个老特级大师的舞台。自1999年放宽晋级特级大师的条件后,于幼华、庄玉庭、万春林、郑一泓、卜凤波、林宏敏、蔡福如、刘殿中、孟立国才成为“新特大”。当年,李来群下海从商,曾引起不小的争议;特级大师“降低门槛”,一度也曾引发更大的争议;至于,为了满足观众的欣赏需要,中国象棋搞起快棋赛的举措,也曾遭到不少棋迷的冷嘲热讽。但实践证明,古老的中国象棋,太需要融入到时代的发展大潮中去。如果还是一成不变的走过去的老路,中国象棋的发展最终将走进死胡同。 不能冀望首届全国象棋甲级联赛会给中国象棋所处的窘境带来根本的转变,但最起码,联赛已经聚起了棋界的人气,而这对千千万万普通棋迷来说,这也是一件难得的大好事。古人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但愿中国象棋这一国粹能在时代的发展大潮中能够越来越璀璨,而不是相反。
绝对大奖!订非常笑话短信,送数码摄像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