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畸形”的股份制--辽足易名风波的调查与思考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05月28日11:34 新华网 | ||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范春生 从迁址北京,到易名“北京三元”,辽宁足球俱乐部创造着一个又一个轰动性新闻。 对于这次冲击力极强的易名风波,俱乐部方面坚持“生存论”,而具有政府色彩的第二大股东辽宁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则坚持认为辽足“违规”了,辽宁省体育局以至省政府的 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使辽足易名事件产生如此大的反响?围绕辽足的归宿会出现哪些变数?这需对辽足俱乐部成立以来的运作模式作理性分析,才有可能求得本源。答案只有一个:俱乐部“畸形”的体制是“罪魁祸首”,职业足球发展需要矫正偏颇。 抛弃“一股独大” 成立于1995年的辽宁足球俱乐部是中国目前唯一一家足球股份制俱乐部,现有5家股东,北京嘉华企业集团控股60%是最大股东,辽宁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与北京一家系统集成公司分别拥有20%和10%的股份。另外北方航空公司与中国电视总公司也占有一定股份。辽足俱乐部现任董事长曹国俊于1999年辽足更换三位总经理后正式成为辽足的“掌门人”。 作为第二大股东,辽宁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在获知4月初辽宁队易名“北京三元”后,除了震惊,便是对自己的知情权、参与决策权被剥夺感到气愤。 辽宁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原党委书记、前辽足俱乐部副董事长于锡九证实,辽足俱乐部在成立后的两三年间,董事会和股东大会运作还算正常,但这之后,不论是主场迁移,还是聘请总经理、让主教练“下课”等重大决策,无一召开过董事会专门研究,明显表现为“一股独大”。 不容否认,辽足俱乐部在初创阶段,不像其他企业那样有政府、国有大公司的支持,面临的困难较多。当时的大股东“独揽大权”可以保证高效决策和经营效率,但在逐渐步入正轨后仍保留浓厚的“人治”色彩,则限制了俱乐部的发展壮大并带来更多的矛盾。 辽宁四洋律师事务所律师王琦认为,辽足俱乐部的做法是违反董事会有关章程的。尤其是这一次,球队易名时彻底抛掉“辽宁”二字,属于重大决策,俱乐部应该召开董事会,听取其他股东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否则所产生的决议应属无效。 辽足俱乐部总经理张曙光曾毫不避讳地自揭家丑:俱乐部确实存在“一股独大”现象。今后会加强与股东、政府、媒体等方面的沟通,规范运作,少惹是非。 据有关人士介绍,辽足俱乐部成立7年多来已卖掉近50名有实力的球员,输出球员使他们获得8000万元左右的收入。然而俱乐部经常“哭穷”,资金运作上屡屡“拆东墙补西墙”,令人费解。 对此,辽宁社科院于治贤研究员认为,家长式的管理方式使俱乐部内部缺乏完善的决策机制和民主管理机制,所有的重大决策均由董事长一个人作出,主观性和随意性较大。其决策正确与否主要取决于董事长个人能力,存在较大的风险。 足球走股份制的道路无可厚非,但股份制以后如何规范决策行为则需要认真研究。 政府是否“越位” 对于辽足易名后引起辽宁方面的反感,也有一些人士认为辽宁省的政府机构是不是管得太多?俱乐部是股份制企业,按市场经济规律行事,政府应扮演什么角色?俱乐部生存都成了问题,还谈什么保牌子? 这些疑问,源于辽足俱乐部的第二股东辽宁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是辽宁省体育局的下属事业单位。因此,对辽宁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以及背后的辽宁省体育局来说,确实有一个如何定位的问题。 政府“越位”没有?近段时间,方方面面的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政府在辽足俱乐部的运作中行为还是得体的,并没有把手伸得过长。用辽宁省体育局一位负责人的话说,“我们该管的事一定要管,不该管的我们不会过问。” 辽足俱乐部在去年将主场迁到北京之前,辽宁省方面确立了“三不”原则,其中就包括“队名中的‘辽宁’两个字不能丢”。当时,辽宁省政府的领导、辽宁省体育局负责人与辽足俱乐部董事长曹国俊均在场。一位参与辽足俱乐部股份有限公司创立的人士还证实,当年以辽足品牌(无形资产)和一批队员(有形资产)作股成为第二大股东的辽宁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曾提出过类似附加条件:无论到何时,控股股东都要保留“辽宁”的大旗。 有法律界人士据此指出,这也是辽足俱乐部成立的一个基点,尽管带有浓厚的“计划”成分,但也是具有约束力的。辽足俱乐部今天不应忽略这个“约定”。 早在辽足迁往北京时,辽宁的球迷及媒体就不停地呼唤:辽足赶快回家。但辽宁省体育局负责人不止一次对记者表示,我们不能强行干预,人家是企业,有自主决策权。但这一次易名,不论是在情感还是在理智上,显然都触动了辽宁省体育局的承受“底线”。 培育新“品牌”更迫切 辽宁足球队易名“北京三元”引起辽宁省上上下下的强烈不满,根本原因在于易名事件触动了辽宁足球在辽宁人心目中的“精神丰碑”形象。 辽宁足球队不是一般的运动队,它有过“十连冠”的辉煌,获得过“亚俱杯”的冠军。从这个意义上说,辽宁足球是一个著名品牌。如今当这个品牌要失去的时候,那些关心辽宁足球最终走向的人内心深处都感到了一种沉重的压力。 那么,在计划经济时期建立起来的辽宁体育名牌究竟有没有必要一直保持下去?现在的辽宁足球队还能不能代表辽宁足球的水平?在体育职业化的今天,如何培养自己的新品牌?对辽宁来说,如果观念不改变,今后还会遇到类似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弄不好会出现“两败俱伤”。 辽宁足球队的辉煌,已是十几年前的事情。自从中国足球实行职业化以来,辽宁足球的日子就过得一天不如一天。当时被称为“最先进模式”的辽宁足球俱乐部的建立,虽然在某种程度上给辽宁足球队以新生,但并没有真正解决辽宁足球队这些年一直存在的经济拮据的问题。 有体育界的行家指出,当一些人还在为辽宁足球这一名牌津津乐道之时,不知有没有认真想过,现在的辽宁足球队还算不算是一个名牌?在张玉宁、李铁、郑智、宋黎辉、曲圣卿等优秀球员转到他队后,它目前的实力与1999年的那支“辽小虎”相比,虽说不是天壤之别,也是今非昔比。 辽宁足球队从不缺乏优秀的人才,却总是留不住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才。球员流动本属正常,但频繁且不合时宜的进进出出则是一个怪现象。当实德七夺联赛冠军取代辽宁足球队的地位时,“辽小虎”们却不得不常年为寻找一个属于自己的场地而东奔西走,当鲁能、申花、红塔等俱乐部得到了当地政府及大型国企的强力支持时,辽宁足球队却只能通过迁址、易名来维持俱乐部的生存,这实在是一种尴尬甚至悲哀。 辽宁足球队的品牌价值日益缩水。眼下,辽宁方面却考虑不惜重金购回辽宁队。有识之士认为,有如此的决心,完全可以擦干眼泪,利用辽宁的足球资源,打造一个全新的辽宁体育名牌。这或许会耗费一些时间,但意义更大,也更符合足球市场化的走向。
订两性学堂,打开性爱心门,赢取彩信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