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中国乒球不委屈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05月27日12:36 南方都市报 | ||
施拉格和朱世赫的男单决赛来到了第六盘。两名选手的比分打到了10比10。这时,中央电视台的解说员说:“这次大赛,由我国某某著名企业提供的挡板受到了国际乒坛和众多广告商的交口称赞。他们都反映挡板的反光效果特别好,上面的字和图特别清晰。”啪,朱世赫回球下网。11比10,施拉格拿到了赛点。 由于韩乔生是在北京的央视大本营担任后方主持人的工作,所以他的出境率要比世乒 虽然替蔡猛背黑锅确实很冤枉,但我个人认为,“挡板事件”其实是韩老师有史以来背上的最正面、最漂亮的一口黑锅。当俩老外在场上挥着拍子狠狠地干着,蔡猛能够发现我们中国乒乓球并没有置身事外,而是从不同的角度、神不知鬼不觉地全方位包围着他们———这才是中国乒乓球真正的势力,远远超过几个冠军所能带来的话事权。蔡猛无非是把真知灼见借用韩老师专用的无厘头方式表达出来罢了。 现在,关于国际乒联“想着法儿和中国队较劲,这次终于成功把中国男单拉下马”的说法比较流行,提到此话的人大多都表现出一种难以平息的义愤。其实,将除中国外的乒球市场激活,从而在世界范围内带动乒乓球产业,恐怕才是符合国际乒联这个国际奥委会领导下的单项协会的初衷和职责吧。咱不能因为老被陷害惯了,就随时都抱着受害者的心态来看待外界。 不过,和“国际乒联阴谋论”的支持者不同的是,大多数球迷仍然对乒乓球事业非常乐观,在新浪网搞的世乒赛热点调查中,有超过46%的球迷认为世乒赛中国男单失利“对于乒乓球的发展是好事”,有近35%的球迷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下次再来”,近16%的球迷认为“没能包揽全部冠军,可惜”,仅有3·5%的球迷认为“不痛不痒,无所谓”。 是,东亚足球在全亚洲都是领先水平,但东亚联盟却在亚足联屡遭暗算;不错,美国人不知道皇家马德里,不知道冠军联赛,但并不妨碍他们举办足球世界杯。中国乒乓球从来都是世界第一,但李富荣在说起“无论他们怎么改规则,我们都会找到应对的办法”时仍然两眼发红声音哽咽。对于谦和容忍的中国人来说,还不愿意接受传统的外交手段已经无法应付越来越现实的环境这一既成事实,于是只能觉得委屈。 乒乓球运动要进步,光靠运动员和技术是不够的,起决定作用的终究还是一个钱字。从这个意义上讲,乒乓技术和规则让位给经济元素又有何委屈可言?中国的乒乓球产业要能赢得市场赢得利润,暂时牺牲一下成绩,又有何不可?比尔·盖茨不是不知道大部分中国的电脑用的都是D版的windows,但他就是不来追究,他就是要让大家都离不开windows了,再来慢慢收钱。如果中国的企业在世界乒坛占有压倒性的优势,赞助着世界上超过一半的顶尖选手,明着暗着关照国际乒联的吃喝拉撒,那中国乒球就算不夺冠,话事权恐怕要比今天大得多。(本报体育评论员高任飞)
订两性学堂,打开性爱心门,赢取彩信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