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报:偶然之中有必然--点评世乒赛男单比赛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05月26日17:29 北京晚报 | ||
世乒赛含金量最高的男子单打冠军让31岁的奥地利人施拉格夺走了。继老瓦之后,欧洲人夺回了6年的失地。韩国小伙子朱世赫也向世人展示了一种新颖的全面型削球手风采。尽管对中国人无缘金银牌感到有些遗憾,还是要为欧亚抗衡的势态叫好,更要为世界乒坛的新变化击掌。 那么多赛前夺标呼声很高的名将被淘汰,最终登上男单冠亚军领奖台的竟然是世界排 何以见得?一是赛前夺标呼声甚高的庄智渊、马琳,先后栽在朱世赫的拍下,有他们不大适应削球的原因,但更主要的是朱世赫全面型的削球打法显示出了威力。朱世赫的反手长胶不仅旋转多变,且反手质量高的削球,为正手进攻创造了时机,一步一个台阶,越战越勇,把自己的技术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同是11分制,如果没有实力作保证,焉能场场“偶然”? 二是施拉格、朱世赫以及格林卡在比赛中都表现出了十分凶狠的主动进攻精神,斗志极其旺盛。而中国选手在最后一刻输球,既有运气不佳成分,但更重要的是差一口气。11分制有时需要冒险精神,而这种冒险精神就是在最后关头心不乱,手不软。施拉格最终能登顶,就在于他随时准备迎接挑战,尤其是当比赛进入关键阶段,有着异常凶猛霸道的攻击力。欧洲人称其为“超级施拉格”,绝不为过。 三是纵观男单激战,看出中国选手反手进攻能力较弱,光有速度和落点还不够,必须有力量,尤其是在相持时。
订两性学堂,打开性爱心门,赢取彩信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