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德:辽宁足球 在情感和规则之间梦游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04月06日09:21 新浪体育沙龙网友 | ||
为了生存,背井离乡的打工仔打工妹们最大的愿望恐怕就是多赚点钱,过上体面的日子,而体面的标准之一就是拥有所在城市的户口。这是城乡差别的现状使然,也是二元制社会中无数城市门槛之外的人们最大的追求。 出门打工是为了生存,所以但凡离家在外挣到钱的人都会在家乡享受到荣耀,而如果有本事弄到城市的户口则更会成为邻里羡慕的对象。人往高处走,无论是生活还是事业,在 辽宁队在京城蜗居了数日,今天终于拥有了“准北京户口”,随着奶妈改姓叫了“北京”,并因此筹措到了迟迟落实不了的生活费。辽宁大地从上到下的讨伐还在继续,北京这边也是心有惴惴,行政力量的敢于会否再次见效现在还不得而知,但面对生存的尴尬,辽宁足球却不得不在情感和规则之间做出抉择。 足球越来越走向贵族化的今天,经济落后地区要想玩转甲A(包括以后的中超)难上加难。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带来的不仅仅是生活水平和思想观念的落后,其连带的直接后果是文化体育娱乐等产业的悉数滑坡。还记得当年延边敖东足球因为经济所迫不得不和盘转让的凄婉场景,白发苍苍的母亲在机场为儿子送行的镜头至今让人难忘。辛酸的尽管辛酸着,但生活必须继续,足球的规则就是如此。 有奶未必是娘,但没奶却绝对养活不了球队。 辽宁的球员与当年延边球员的含泪离开不同的是,他们已经习惯了在外面的生活,他们最关注的就是薪水。所以,情感上的难以割舍只是相对于广大辽宁球迷,当然,还有地方政府部门的颜面。曾经风靡一时的辽小虎已经呈现了绵羊之态,但自己的孩子只有自己最心疼。 一直记得十强赛时那位沈阳大嫂对着镜头的表白:我们的大羽、小肇哪里不好,偏要整个徐云龙、邵佳一那样中看不中用的,到底是为啥?球员的对比也许不能这样简单,但喜爱自己队员的心情却表露无疑。体育竞技,永远都无法摆脱它的地域性,即使有的人大谈着什么“无国界”。也正是因为地域性的特点,才使得现代竞技得到如此迅猛的发展,足球概末能外。 情感在规则面前的力量是苍白的,即使父母那么希望子女在身边“其乐融融”,但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他们还是会默默地接纳长大的雏鸟飞离巢穴的现实。辽宁足球数年来就在为生计奔波,风餐露宿的生活已经过了很久,也许,是到了他们离开老家出门打拼的时候了。不管户口落在哪里,曾经的小虎们应该记得养育过自己的这个家。 就好比四川足球在家门口被大连改造一样,也许不久的将来,曾经的辽宁足球队也将彻底地被北京足球同化和吞并,希望那时我们还能有今天这样的感情来想起这样一支球队,也希望我们国家的地区经济发展能够均衡些再均衡些。当我们不再把读书离开农村作为惟一出路时,情感和规则就不会对立,而足球也才真正成为全民足球、人民足球了吧。 谨以此文祝福曾经的辽宁足球队和今后的辽宁足球!
订新闻冲浪 关注重大事件 新浪万千新闻任你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