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路:足协杯需要走街串巷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03月05日15:13 《足球》报 | ||
中国足协杯正在以悲剧的面目呈现且不可阻挡。 在历经了冬天一个漫长的足球淡季之后,在“一切欣欣然睁开了眼”般的春暖花开的日子里,足协杯的开赛却如同泥牛入海、悄然无息,让人提不起半点的兴趣。 32支参赛队接踵而来在广东一地的大小城镇捉对厮杀,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我国农村的 提到中国足协杯,总让人联想到英国足总杯。倘若英国足总杯所有参赛队每每都被集中在伦敦地区作赛的话,它的历史在几十年前就可能寿终正寝了。 本来杯赛和联赛相比就有着一定的先天不足,再经过集中赛制代替了主客场赛制之后,在先天不足和后天不足叠加作用之下,杯赛除了越发沉沦之外,已经注定不可能有任何的起色了。 如果说联赛尚能显示出某种“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特征,再怎么着也不担心没有球迷光顾球场,那么,原本就不是香酒的足协杯,不仅不选择送货上门,还变本加厉地束之高阁,最后只能成为举办者和参与者独自品尝自己酿制的一杯苦酒了。 比赛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使得足协杯的赞助资金问题成为了头等大事,据说本届杯赛之所以改换赛制、集中在广东举行是遵照赞助企业的旨意,于是在尴尬与无奈之中,足协杯只能陷入“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境地——谁给钱就听谁吆喝,能办一回就先凑合办一回。我担心今后若是某东南亚商业巨头拍出钱来赞助,中国足协杯是不是会移师到越南、印尼、马来西亚“潇洒走一回”呢? 推出足球宝贝不是万能的——哪看不到几位搔首弄姿的美女啊!谱写一曲主题歌也不是万能的——哪听不到几首余音绕梁的好歌啊!足协杯在表面上的精心包装,其结果是越精心就越感觉无比做作,就越感觉相隔遥远,就越感觉不是那么回事;如同海埂春训教学比赛的赛事,你就是按照世界杯的方式包装,又能有怎样的实际效果呢? 足协杯需要的不是集中一地的抛售,足协杯需要的是走街串巷的推销;谁得足协杯的冠军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通过足协杯的比赛推动中国足球的普及,营造关心中国足球的氛围,像红军长征一样对中国足球的发展争取起到“宣传队”、“播种机”的作用;尤其对于一些足球不发达地区而言,能够通过承办足协杯实现与家乡球队零距离地接触,即使“以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总归也不失为一种丰富、积累中国足球底蕴的方式啊! 诚然,走街串巷是否一定会对足协杯的振兴复活产生决定性的作用尚无法确定,但眼前的现实可以确定的是:以集中抛售形式存在的足协杯的未来只有“死路一条”。面对如今索然无味、门可罗雀的足协杯场景,人们在对出资赞助足协杯的国内企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肃然起敬的同时,也不禁会对他们真敢“把钱往水里扔”的选择扼腕叹息。 足协杯似乎已经进入到一种恶性循环之中——比赛乏善可陈,观众寥若晨星,赞助凤毛麟角,比赛越发乏善可陈……其实,不要抱怨人们对足协杯的不理不睬,如果你是球迷,当你关心的球队远在天边,当你看到混乱不堪的比赛的时候,你又能如何作为呢? 实际上,足协杯如今成为“鸡肋”一点都不奇怪,因为现在的足协杯本身就是“鸡肋”,而且还是脱离群众的“鸡肋”——办着很累、踢着很累,看着更累!“鸡肋”=“极累”。 足协杯必须彻底洗心革面了——否则,当一条“鸡肋”化作一把“鸡骨头”的时候,你就是打针“鸡血”都全然无力救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