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剪风情:F1,你慢些开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03月02日22:26 体坛周报 | ||
以F开头的词,我最熟悉的有三个。一是F***。中国WTO了,故天天嚷着要和世界接轨,捣腾了半天也没见半点动静,看来一时半会和咱老百姓没多大的关系。倒是满大街的盗版光碟让我们首先和世界接了轨,现在哥几个见了面都改称呼语了,一口法克倍溜。 二是F4。四个骚姿弄首,故作酷样的台湾小男人凭借着一部剧情庸俗、节奏拖沓、表演乏味的肥皂剧令人不可思议地成为当红炸仔鸡,更令人诧异的是万千少男少女的疯狂举动 三就是F1了。其实对于F1,脑海中并没有完整清晰的概念,只是由麦克拉伦、金钱、舒马赫、红色等极少数的几个词拼出一个隐隐约约的大概轮廓。对此,我并不感到羞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刚刚处于温饱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此感觉并不令人奇怪。对比一下自己的恩格尔系数,看来我只能在我那辆28的自行车上挂个法拉利的标志自娱自乐了。 当然上海人民显然就不象我这么的不开眼,小资的上海总是在领导着中国的潮流,这不玩大发了,与时俱进地搞来个F1大奖赛巡回赛分站赛,而且还是个大手笔,一搞就搞六年(2004年-2010年)。一年数亿美金的进帐一定会让郁知非顿足捶胸:早知如此,何不早日和F1来个亲密接触,还玩什么破足球啊。看看人家的投入和产出,简直是天壤之别,可以说F1一开,财源滚滚来,况且还不要给裁判塞钱、看别人的脸色,那是真叫一个“爽”啊! XX搭台,XX唱戏是一对孪生双胞胎,每每被人一同提及,但当XX换成上海和F1这两个令人激动不已的词语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并没有想象中的火花四溅,显得是如此的波澜不惊。 其实问题的实质还是回归到上面提到的地基和高楼的关系。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当绝大多数人还在用人力驱动两轮的自行车,为着生计四处奔忙之时,是无从体会坐在燃油驱动的四轮小轿车中欣赏窗外风景的惬意。 每每看到外国人蹦极、飞车、爬高楼等等,我老爸总是嗤之以鼻,以一句“吃饱了撑的没事干”来总结性概括。朴素的他实在无法理解这些举动背后的用意,对以生命为代价寻求刺激百思不得其解。对此我常常无言以对,因为我发现想要和他解释外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就如我想拥有一辆法拉利一样遥不可及。 这里面谁也没错,不论是我老爸还是他眼中闲的发慌的外国人。发展阶段不同决定了追求的不同,二轮到四轮的衍变是需要时间的。但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的当下,引进极速狂飙的F1,注定了只能是孤芳自赏,应者寥寥。对于没有基础的空中楼阁尽管看上去很美,给人以美仑美奂的感觉,但终究是幻象,没有真实感。 F1喧闹的马达声即将在2004年上海的上空轰鸣,可以想见我们也会在风驰电掣中被肾上线素刺激地血脉膨胀。可是激情过后,我仍然只能骑着自行车去追寻着我的法拉利之梦。唉,F1,你能不能开慢点。 那一剪风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