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晚报:国奥忍痛割爱“361”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01月24日01:15 辽沈晚报 | ||
周宇 我们无意追随那些刚刚还在称赞这些年轻人“超白金一代”、现在立马又痛斥这些同样的年轻人为“蚀锈一代”的“先生们”;也无法强迫自己把几乎与“两翼齐飞”一样神圣的“361”,一下子视为“战术呆板”的代名词。 我们更愿意用国奥最近“2胜4平6负”这样一组让人痛心的数字去证明,从国青到国奥,并不是仅仅一个字的差别,为了这一字之差,这些年轻人更需要在战火中锤炼、从失败中蜕变,而惟一永恒不变的,只是那个冠在名前的“国”字。 德黑兰亚青赛力退东道主进军世青赛,让沈祥福和他的国青队一夜成名,“361”从此成为伊朗人心头抹不去的痛,更成为这支青年军的代名词。 然而,釜山亚运会痛别半决赛,却把沈祥福和他的国奥队打进了最低谷,“361”成为沈祥福难以推托的“罪”。而在这次欧洲拉练还没有结束的时候,“361”已经被冠上了“蚀锈”的定语。难道“361”变了? 其实“361”还是那个“361”,不同的是功成名就的战术执行者们在中国联赛的“职业”熏陶下,已经由当年血气方刚的小伙子,慢慢地蜕变成世故练达的成年人。 同样的战术在不同的人手里有不同的效果。在踢球迅猛快捷、做人朴素扎实的沈祥福手里,“361”意味着“强健的体魄+凶狠的逼抢+夺人的气势”,在“祥子”简单的加法作用下,其结果就等于对手的胆寒、慌张的传接球和唾手可得的胜利,而完成这种加法只需要一颗少不更事的赤子之心就可以了。在伊朗、在阿根廷,一个个同样年轻的对手栽倒在“361”的围剿下,当时的国青队员们也自豪地把这种战术称作“疯子般的抢截”,世青赛东道主阿根廷虽然侥幸逃脱,但也被“咬”得满身伤口。 今时今日的国奥队已经很难重现当年“疯子”的风采,在难得的飞行集训当中他们不再全力以赴,集训结束后漫长的联赛才是他们一年当中的主业,少受伤、不受伤才是俱乐部对他们的最大期望。只有队中新人吴伟安、吴坪枫身上还依稀带着一股奋不顾身的劲头,看看现在哈恩手下的国足队员吧,你就会理解这两个还栖身于乙级队中的孩子了。 当然,换个角度,如果把今天的阿根廷国奥队拉过来跟我们的国奥队再打一场,南美小伙子们也不会再缩手缩脚的了,因为学会了用脑子踢球的他们已经不是当年好勇斗狠的青年。我们不必为看不到萨维奥拉冒着价值2700万美元的双腿被踢断的危险、和对方的“剪刀脚”对抗的场面而伤心,毕竟,成年人踢足球有成年人的踢法。 也许,是该给这群长大的孩子们重新制定一套战术的时候了,不必为失效的“361”痛心疾首,就像不必为逝去的青春无谓慨叹,走成熟路线,才是步入成年的国奥队的惟一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