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透视“无成因”--从中国联赛转会谈起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01月15日15:39 新民晚报 | ||
撤牌还是挂牌?劫数还是结束?300万还是400万?甲A还是甲B? 昨天晚上,吴承瑛表示“不撤牌”的态度之后,其转会一事,仍无最后定论。无论是申花、中远,抑或是其他俱乐部,都无法明确吴承瑛的最后去向。而吴承瑛本人,更成了漩涡中的一叶小舟,何去何从,连他自己都无法把握。 确实,当转会与德比、背叛、截杀、师徒、金钱等等联系起来时,就像是什锦火锅,什么滋味都有。但就从一个吴承瑛身上,我们仍然可以看出,中国足球市场的几多“黑洞”。吴承瑛转会风波的形成,难道真的是“无成因”吗? 不自由的自由 制度问题,是束在吴承瑛身上最大的一道枷锁。在两厢情愿的前提下,吴承瑛却无法前往自己中意的俱乐部。更可笑的是,限制其转会的一大因素,竟然是中国足协刚刚推出的“自由转会”制度。 不自由的“自由”,有点像不“悠悠”的YOYO,实在让人难以接受。设身处地,如果在足球管理机构换届时,同样实行“倒摘牌”制度,最小的处室先挑选人才,这还不乱了套? NBA实行“倒摘牌”,主要针对新秀,而非针对一线球星。而中国足坛却将“倒摘牌”搬来,运用于全部球员,由此“导演”了多少悲剧?今年的“自由转会”制度,只是改良,绝非改革。“倒摘牌”一天不废除,中国球员国内转会,就没有真正的自由。 价格定位脱节 申花为吴承瑛的开价,是1300万。足协核定之后,减为495万。 核定一名球员的身价,应该主要看什么?主要就是环境因素。去年甲A,各俱乐部的投入大都在5000万以上,像吴承瑛这样的主力球员,年收入当在250万以上。如果在球员收入上,只有一个所谓的“限薪令”,不做实质性的限制,那么在球员转会身价问题上,也不该做出什么硬性规定。 今年各转会球员身价,脱离了价值,和前几年的转会身价相比,也有些失衡。可以肯定地说,身为国脚的吴承瑛、张玉宁,身价绝对高于500万。况且出于各俱乐部的不同需求,其各自的开价,也会有所区别。在市场经济的前提下,制定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规格,显然不太可取。这也造就了“谁都能买,谁都敢买”的尴尬。 优秀球员寥寥 去年,吴承瑛状态不佳,全年无突出表现。更兼今年伤病,据其说半年不能踢球。在此情况下,仍有大批俱乐部想要吴承瑛。突出的一点原因是:中国足坛,优秀球员还是太少。 物质上的缺乏,导致了中国足坛精神上的极度活跃。设想一下,如果转会市场上,有10名吴承瑛级别的球员挂牌,那还会出现什么“截杀”吗?尤其吴承瑛是左路选手,那就更是“物以稀为贵”了。众多俱乐部,明明知道摘吴承瑛存在重大风险,仍然乐此不疲,大概也有自己的苦衷吧。 不单是吴承瑛,这次张玉宁、李尧、杨光等球员,全部受到了多家邀请。尤其是去年最佳射手李金羽,竟然先后有5家俱乐部与其联络,这一方面是李金羽本人实力的体现,另一方面也折射出中国足球至今“人才寥落”的状况。 面子一关难过 中国人办事,很多时候讲究“面子”。在吴承瑛转会一事上,各家俱乐部,似乎也未能过“面子”关。在众口一词“截杀吴承瑛”的喧嚣中,吴承瑛成了一件紧俏商品,买来了,有光彩,买不来,没面子。 前几天,申花表示“希望吴承瑛留下”。事实上,如果抛弃人气等方面的原因,留下吴承瑛,并不划算。吴承瑛转会,申花有500万收入,吴承瑛留,申花反倒要多付300万年薪。一进一出,差距在800万。而从眼下情况看,申花已有杨光、孙祥,还有一名外援可以兼顾左路,留下吴承瑛,最多只是“锦上添花”。也许正因为此,申花主帅吴金贵昨天表示“随便吴承瑛吧”。 事到如今,类似“中远补偿泰达,换对手不截杀”的传言,仍然沸沸扬扬。事实上,谁能过得了“面子”关,谁就能在“吴承瑛转会”一事中,占得先机。否则,如果花费过大,那就“价超所值”了。 本报记者晏秋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