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时报:沉重的YOYO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01月08日12:05 京华时报 | ||
骤降的气温已渐渐回升,厚积的冰雪也已渐渐消融,但海埂基地上却丝毫不能给人什么暖意。碧油油的草皮场上,到处是球员们异常沉重的身影,挥汗如雨的脸庞,甚至还有龇牙咧嘴的表情。蓦然间感觉到,这些令无数人艳羡的“富哥”们挣的也都是份“玩命钱”,继而一股恻隐之情从心底生起。 与当初人人谈“YOYO”色变相比,YOYO不可征服的神话正在被攻破,越来越多的“勇 的确,站在海埂的训练场地上,受到那份沉重感染后,你也必定会常常有一种错觉:我是不是在看田径?在遥远的海南,提到YOYO,郝董有一句经典的表述:“这样练上一段时间感觉不是在踢足球、不是在生活,就是在做一件可能我天生就做不好的事情。”没错,中国球员的体能状况是差,职业意识和吃苦精神是淡薄。但他们首先是足球运动员,造成他们那种巨大差距的病根首先是技战术水平的落后。即便是意识到加强体能的重要性,即便是充分考证了YOYO的科学性,那似乎也该有机地利用。 其实职业化9年来,大概只在去年没了体测,球员们几乎是一来到基地就与足球相伴,虽然技战术未必因此有多大改进,但那至少是一种完全放松的,发自内心投入的训练。对甲A、甲B球员来说,那年冬天的美好景象完全是天赐的,是一个永远追忆的梦。(王博)
免费试用新浪15M任你邮 获数码相机、手机大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