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体育:从转会看足协的制度建设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01月03日16:10 南方体育 | ||
本报评论员南吉 现在,人们已经普遍承认并充分利用这样一个原则:除了一些特殊领域的特殊产品,任何商品的价格最终应该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足球显然不属于特殊领域,球员也不是特殊商品,也就是说,决定一个球员价格的,应该是市场供求关系,而不是某个文件。但实际情况是,中国足协仍在企图用文件规定转会球员的价格。 张玉宁想转会,他到底该值多少钱?如果按足协的规定,他的身价不能超过500万元, 本来这根本不是问题。一个球员该值多少钱,往市场上一扔,然后买卖双方漫天要价就地还钱,立马就能谈出个大致符合其实力的价码来,用不着足协插一杠子做裁判,足协只做好登记注册工作就够了。可是中国足协不这么想,非要舍易就难事必躬亲,用硬邦邦的文件去抗击市场的洪流。不知该向中国足协的执着表示敬意,还是该嘲笑他们的自欺欺人。 足协的规定真的有用吗?当然既然红头文件下达了,最后转会成功的球员,无一不符合足协规定的条件,即所有的球员都不会超过500万元的上限,但有谁会相信,张玉宁吴承瑛们只卖了这么多钱呢?———这就是中国足协辛辛苦苦建立的权威? 当然,转会完全放开会造成某些球员的天价,但第一,能达到天价的球员不会很多,肯定不到扰乱市场的程度,而且,随着足球市场的趋于理性,球员价格只会越来越理性。———除非俱乐部是国企,或者花的是当地政府也就是老百姓的钱;第二,足协不让球员的转会身价超过500万元,是不想让俱乐部乱花钱吗?可有的俱乐部可以拿2000万元买外援。实在无法理解,足协这样的控制到底有什么意义? 从球员转会可以看出,中国足协的制度建设有多苍白。虽然早在1994年中国足球就开始职业化,但事实上,中国足协一直没有摆脱计划经济的思维,也一直未能建立一套符合职业化和市场经济的并行之有效的运作机制,表面上规章制度一套套一条条,但细细检视,大部分几乎毫无权威可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和“抓足协制度的漏洞”一直是各俱乐部的主要工作之一。更严重的是,足协很多政策几乎年年都变,朝令夕改的事经常发生,——有谁知道明年的转会制度是什么样的吗? 以前说“摸着石头过河”,那是可以理解的,可中国足协已经摸了九年,竟然还没摸出一条路来,不知道中国足球往何处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