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赴欧洲的国家男足主教练选帅组已于前天归来。近半个月里,与个别媒体浓墨重彩大肆渲染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中国足协惜墨如金守口如瓶。
昨天,将多家“特派记者”们发自欧洲的种种消息向有关人士求证,得到的回答是:“大都是故事。”——北京人这里说的“故事”,是“编故事”的简略语。选帅组典型的玩笑说法是:“连我们都不知道自己在哪儿的时候,媒体已经说出我们到哪儿了。”
如此“一棍子”打下去,加上本来对不同媒体的报道互相之间有出入或矛盾、或同一媒体今是而昨非的疑惑,自然非常想了解真的新闻,哪怕是真的旧闻。对不起,无可奉告。问多了,一句“一切正按照程序办”就没了下文。
说足协官员不近人情、不给面子,倒不尽然。昨天在闲谈中,一位选帅组成员倒是说起一件跟选帅组此次西行有关的事情:
在造访荷兰足协时,选帅组遇到过不快,起因是对方的不快:本届世界杯荷兰队没能出线,眼下又是欧锦赛预选赛期间,国家队压力很大,就在这紧要关头,中国方面却是不断的采访和连篇累牍的报道,称该队助理教练范哈内亨已被中国队相中等等。选帅组只好连忙解释。有关人士称,虽然我们至今从未向媒体公开任何一名接触过的教练员的名字,但对于荷兰足协的意见,我们非常理解。
为了保护和尊重候选人的利益,选帅工作不宜公开,中国足协的这一说法应该得到理解,事实也证明确有保护和尊重的必要。可问题的另一方面是,国足选帅事关重大,可谓万众瞩目,在保护和尊重候选人利益的同时,是否也该适当地维护一下国内媒体和球迷的知情权。比如选帅组何时出发、由谁人组成、选帅进展情况如何等,有何不可大大方方地公布于众?藏着掖着,大可不必。
“冷冻疗法”下,主渠道信息的极度匮乏,一定程度上提供了“热炒”乃至“编故事”的巨大空间。不远万里疲于追击的记者们辛苦、惹火,而众多被斥之为“故事”的报道让选帅组头痛、恼火,球迷和更多的媒体们则如坠雾里,着急、上火,凡此种种不谐,实在不符合曾经倡导的足协与媒体“一家人”观点。
真怀念11年前在昆明举行的国家队主教练公开竞选,那时,海埂的天真蓝。
好在距哪位大叔或是哪位大爷露出真面目已经不远了。据说选帅结果将在一周内见分晓,不知这是不是又是一则“故事”。(本报北京今日电驻京记者王亦君)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