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围棋个人赛于上个月末在成都结束,由谢赫、唐盈夺得男、女冠军,这样的结果难免让人想法多多。“小虎”队的青岛棋手谢赫从未得过大赛冠军,唐盈竟是来自广西的一个业余棋手,冷门都爆得大不堪言。不过,这一赛事谁获冠军,好像已经引不起人们的兴趣。人们关心的是这一赛事办不办得下去以及如何办下去。
自从围棋段位与棋手实力严重不符以来,呼吁停办段位赛的声音越来越强烈,替段位
赛说话,主张将其办下去的人也越来越少。与之相比,个人赛虽也有人主张停办,但总还是想保留它的人多一点。我的观点比较折中,办下去,但对它来一番适应形势的改造。
现在,不是中老年棋手以体力不行拒绝参加个人赛吗?干脆可以让他们名正言顺地不参赛。也就是说,将个人赛更名为“青年赛”,本就定位成一个35岁以下棋手参加的赛事。就算是做了这样的规定,也肯定还是有35岁以下的人懒得参赛的,这又得来另一个改革,允许企业冠名,也办成杯赛,也设奖金和出场费。同时,为了确立这一赛事的权威地位,可以将原定的前两名获得国际比赛资格,扩大为3名甚至4名。之所以要扩大这一指标,一是为了增加它的吸引力,二是对这一赛事高强度的认可。这一赛事的目的就是为了锻炼青年棋手,因此赛程上还是保留积分编排制,还是要打11轮。因为,这一赛事时间多、强度大,容易出冷门,正好符合我们培养青年棋手、扶持青年棋手的目的,它可以基本保证每年都有新人从比赛中冲出来,并且一旦出来就代表中国去打国际比赛。棋院不是担心单独组织国际比赛的选拔赛难度大吗,就让改成青年赛后的“个人赛”充当这一角色吧。
这样可能出现另外一个问题,当这一赛事的吸引力加大之后,参赛棋手就不会只是现在的80来位男棋手了,可能是160个。160个人在一起打积分编排,如果还想在两周里结束,就得分为两个组,分别以11轮打出名次来后,再来一个同名次对决。有人提出如果这一赛事的参赛人数大幅增加,就在之前先搞一个预赛,再进行本赛。我以为那倒不必,如果报名者不超过200人,就还是可以分两组进行积分编排。
棋院和棋手都不愿比赛停办,这是可以理解的。就是那些自己早就弃权个人赛了的棋手也不愿意它停办。这个赛事停,那个赛事停,一年里下不了多少棋,还如何保持状态呢?但一个赛事办起来了要珍惜,要充分利用它,让它真正为提高中国棋手的水平发挥作用。而对赛事的定位是赛事活力的源泉,十分重要。(谢国芳)
每月2元享用15兆邮箱 优惠价格就剩最后几天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