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二评北大登山遇难事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借用陶渊明《挽歌》中的四句,来表达笔者对北大登山遇难学子的哀思。然而对逝者的哀思,并不能替代生者的反思。
勇于探险,敢于挑战,是年轻人的血质特性使然。北大“山鹰社”的登山队员们更是多次以挑战极限行动展现这一点。但是,一两次偶然的登顶并不能表明一切。反而,一次山难事件却足以说明,作无谓的冒险并不是勇者的行为。对年轻的生命而言,除了冲刺极限,生命本身还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对父母、对友人、对社会……唏嘘之余,我们不能不说年轻的学子自身存在责任缺憾。
北大之所以为北大,“知行合一”正是她一贯倡导的学风。校方组织这样极富刺激性的探险活动,也许正是为了实践“知行合一”吧。然而,“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师长的教授学者们有没有在学生们的热情面前真正地冷静下来,以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帮助他们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客观的评估和足够的准备,而不是简单地与年轻的登山队员们签订一份“生死协议”,一旦发生不测,就可以凭大自然的不可抗力和生死由天的约定来作为推脱责任的借口。如果不幸如此,那同样是与北大“科学求实”的精神相悖,同样是为人师者的责任缺憾。
北大学生的登山运动由来已久,每每付诸行动,总是能够得到众多媒体的喝彩和助威。媒体似乎更多地乐于从诸如此类的“价值”新闻中挖掘出更多的新闻“价值”,却往往忽视了独立思考。这难道不也是另一种责任缺憾吗?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正是诸多的责任缺憾,才导致了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这或许就是“北大山难”给我们的一点启示吧。(杨志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