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记者缪鲁、刘爱成
美国中西部时间,2002年2月16日晚9时许,在第19届冬奥会的短道速滑女子500米决赛现场,第一个冲过终点的杨扬迳直滑到场边,接过早已准备好的一面五星红旗,和获得铜牌的队友王春露一齐展开,在满场欢呼声中绕场而行……这是一个几代中国冰雪健儿梦寐以求的场面,这是一个亿万国人期待以久的瞬间,这是一个将长久载入中国体育史册的镜头。它
既是终结,更是开始。
的确,中国体育期盼这一天已经太久太久。
在中国体育重返国际大家庭之后,最早参加的奥运会就是冬奥会,可是如今中国运动员没有登上过的最高领奖台,也在冬奥会。
这其中有着看似非人力所能改变的原因,有着难以跨越的障碍。
冬季运动起源于北欧的冰天雪地,作为一个区域性的体育运动,它为特定的气候所滋润,但也受到气候所限约:中国虽疆域辽阔,却大多处于亚热带,可在自然条件下开展冬季运动的地区只有黑龙江和吉林两省;冬季运动之所以能异军突起,自成一体,并有与夏季奥运会并驾齐驱之势,又在于它既是体能的较量又是技巧的对抗,具有更丰富的体育内涵,而众所周知,中国运动员长于技巧性角逐,在体能方面却往往略逊一筹。
但中国体育要全面走向世界,就必须在冰雪运动中有所作为,有所建树。而不能让冬季运动因这些原因而成为自己的一页空白,因为这些障碍而让自己的目标变得残缺。
这一挑战的严峻性,也许只有冰雪健儿自己才体会的最深。1980年初,刚刚恢复了国际奥委会合法席位的中国奥委会首次派团参加普莱西德湖冬奥会,4年后又参加了萨拉热窝冬奥会。两届征战,中国有的男子速滑选手成绩比外国女选手还要差。如此落后的状况,像针一样狠狠地刺痛了中国冰雪人的心。于是,"人有饮恨之心,才有发愤之志"成了冰雪健儿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的座右铭。
突破!突破!金牌一定要突破!这个声音在经费紧张、场地匮缺的重重困难之中,成为健儿们终日单调、枯燥而艰苦训练的最动人的伴音,而象叶乔波那样为了实现中国冰雪人的梦想,"背着冰刀出征,坐着轮椅归来"的动人事迹,又何止十件百件。
其实,夺得冬奥会金牌的愿望又何止仅仅燃烧在冰雪健儿的心头。
就在昨天,当我们在采访途中的一家中餐馆进餐时,目睹了这么一幕,一个美国人问店主,中国拿到几块金牌了这句也许是无意的话,却极大地剌痛了这位老板的心。他脱口而出:五块,这是迟早的事。
其实,对于此次志在打破冬奥会金牌零的纪录的中国代表团来说,今晚的夺金是个迟到的胜利。因为三天前的女子1500米比赛本是个更好的时机。作为中国短道速滑项目的领军人物,杨扬的长项并不是500米,而是长距离比赛。从2000年以来,连续两个赛季,她都是凭借在1000米和1500米比赛中的天下无敌,而夺得世界年度排名个人全能总冠军的。谁知,偏偏就是自己最擅长的1500米比赛中,杨扬却出人意料地发挥失常了。 这也难怪。在不断进步的基础上,中国此次派出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支冬奥代表团,立志要在盐湖城实现金牌零的突破。但,如果把中国代表团此次的目标分解的话,花样滑冰和空中技巧实现这一目标的可能性只各占10%,80%的希望在短道速滑,而这80%的希望又在相当大程度上寄于杨扬一人之身,这是多么巨大的压力。
在今晚夺冠后,杨扬手捧金牌道出了当时的心情。“那一天象恶梦一样,我不知道我怎么会输给自己,我不认为我输给别人了,那天的比赛我连挣扎的余地都没有,我觉得太紧张压力太大了,我一宿没睡觉,第二天脑子很大,我都不知道怎么才能解脱。”
冲金主力出师不利,对于中国代表团无疑更是个巨大的压力。当晚,代表团领导紧急开会研究,直至深夜,经过全面分析,得出的结果是,以中国冬季运动目前的实力,完全有可能,有机会。只要全面减压,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使每一个运动员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就能完全发挥出正常水平,抓住历史机遇,实现历史性的突破。为此,一个以短道速滑队的失利为例证的卓有成效的再次动员工作,在全团上下开始了。
2月14日上午中国代表团团长袁伟民、副团长李富荣亲自以老运动员、老教练员的身份和短道速滑队的队员们进行亲切的交流。袁伟民、李富荣和队员们一起分析了目前的形势,并用自己的经历与队员们交流了对待胜负、输赢所应有的态度。
就在这次交流之后,杨扬脸上重新露出了笑容。短道速滑队教练辛庆山除了和杨扬及其他队员进行了语重心长地交流和分析,重新为队员们树立信心,还在技、战术方面进行了针对性的调整和部署。
当今晚,杨扬登场之初,当初曾担心中国队会重蹈往届复辙的人就不由得眼前一亮。
可以说,今晚的这枚金牌不仅仅是中国体育奥运会金牌量的增加,而是一次质的飞跃,它是中国体育更加成熟的标志,它预示着中国体育真正开始了全面腾飞。
新浪足球彩票系列短信助您决胜千里!
订中国队与世界杯新闻 国脚动态随时知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