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围棋圈里有了一个新的话题,即围棋甲级联赛里到底有没有“贵族”。所谓“贵族”,其在最新版的《新华字典》中的定义是“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以及当代君主国家中享有世袭特权的统治阶级的上层”。在咱们社会主义国家,按说贵族这个阶层肯定是不存在的,可何以来了“围甲贵族”呢?谁又是“围甲贵族”呢?
事情还得从中国围棋协会近日刊发的两个文件说起,一个是关于海外棋手加盟中国围
棋甲级联赛的规定,另一个则是关于2002年围甲联赛抽签提前的通知。这两个文件刊发后,三届围甲联赛冠军得主重庆队认为,这两个文件使2002年围甲联赛的两位“升班马”深圳队和浙江队在某些方面受到中国棋院的特别关照,享有了特权,他们是想当然的“围甲贵族”。
关于海外棋手加盟中国围棋甲级联赛的规定,是中国围棋协会在2001年年底公布的。这个规定提出,“只有那些自1988年以来,获得过一次以上世界冠军的海外棋手属于特邀之列,特邀棋手参加围甲联赛的场次不得多于4场。特邀棋手可以不占所属队的报名和商借名额,但受上场名额的限制,即每场比赛每队出场的海外棋手限为1人,商借棋手限为2人(均含所有海外棋手)。”重庆队认为,这个界定“特邀棋手”的规定,是中国围棋协会对浙江队和深圳队的特别眷顾。因为按去年的规定,每个队伍只能引进一名外援,浙江队和深圳队在分别引进了李昌镐和曹薰铉之后,就不能再引进外援了,但是现在“特邀棋手”的出台,为这两个队在分别拥有李昌镐、曹薰铉的同时,还能引进另一名海外棋手铺平了道路。享有如此特权,难道不是“贵族”?
同样的道理,重庆队认为今年围甲联赛提前抽签,也是中国围棋协会在照顾浙、深两队。按惯例,对阵抽签应在各队报名结束之后、围甲联赛快开始的时候进行。如今报名还没开始,抽签便提前到了1月20日。而与此同时,李昌镐迟迟未与浙江队正式签约,显然,浙江队和李昌镐都需要在签约时有一份今年围甲联赛的赛程表以安排李昌镐这块“好钢”用在刀刃上。如此得到上级部门的照顾,难道不是“贵族”?
不过,与重庆队的愤愤不平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被称为“贵族”的浙江队却很是泰然,记者就这个问题采访了该队的马晓春九段,马九段的回答是:“中国围棋协会愿意出这样一个规定,和我们又有什么关系呢?”显然一副不领情,也没有什么情好领的样子。
记者又就此问题采访了中国棋院副院长王汝南,王汝南强调了中国围棋协会制定“特邀棋手”的规定,完全是出于一片公心,完全是为了中国的围棋事业。
王汝南将李昌镐对围棋的影响力,比作乔丹之于篮球,马拉多纳之于足球界,他来参加中国围甲联赛引起的轰动,受益的不只是他加盟的队伍,还有他对阵的队伍,甚至中国的围甲联赛以及中国的围棋市场都将由此获益。中国围棋还处在一个发展的阶段,一个需要轰动效应的阶段,中国围棋协会所做的决定是从发展中国围棋的整体事业这个角度出发的,没有什么厚此薄彼。出台的规定适用于任何一支队伍,如果现在还有队伍引进世界冠军的话,他们和浙、深两队得到的待遇是一样的。
王汝南同时强调,特邀棋手只能上场4次,且他上场的时候本队的其他海外棋手不能上场,同时特邀棋手还占商借棋手上场的2个名额之一,因此从一轮比赛来说,拥有“特邀棋手”的队伍并不占有多大的优势。
不过,一个队伍既有特邀棋手又有外援的话,客观上说还是增强了队伍的实力,对于这一点王汝南并不否认。但他认为凡事都有利的一面,也有弊的一面,不能说有一点弊端就全盘否定,要是那样的话就什么事也不要做了。中国棋院做一些决定的时候,还是要看整体效果的。
王汝南认为,如果从经济实力上讲,浙江、深圳两队财力雄厚,是“贵族”,但是从享受特权上讲,围甲各队没有一支是“贵族队”。作为中国围棋的主管部门,中国棋院做事讲究平等公正,凭的是一颗公心。
围甲联赛究竟有没有“贵族”?重庆队、浙江队和中国棋院心中各有一把尺子,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各有各的观点,各有各的道理。
围甲联赛有没有“贵族”,这是一个没有答案的话题。(本报记者/王庆环)
新浪足球彩票系列短信助您决胜千里!
点一支歌送朋友,带给他(她)春天的信息和你的心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