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江门十一月十日电
中新社记者 王健 于晶波
九运会击剑赛首项佩剑赛事尘埃落定。尽管竞争激烈,场面火爆,但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佩剑——这一中国击剑运动最先在亚洲夺金,从而吹响进军世界号角的项目,如今 正离世界最高水准越来越远。
一位剑坛资深人士感叹,中国男子佩剑好像在近些年内的个人世界大赛最好成绩都没有进入过前三十二位,总是在前六十四至前三十二之间徘徊,坦率而言,佩剑实力是处于“滑坡”状态。
中国佩剑与世界水准的差距何在?
首先是训练方法上的滞后,与世界剑坛的主流路数“合不上拍”。此间行家指出,与国外选手相比,中国佩剑选手的速度、力量其实都不缺,但在内容上,尤其是在比赛中的连贯性和“巧”的方面,却存在明显差距。过往训练中一直强调“快”,但如果快不到点子上,就无法真的快起来。反而会让人整个感觉发“紧”,动作紧,全身发紧。深一步而言,便是缺乏一种比赛中的节奏感。这与整个训练方法的落后是直接相关的。
另一个被圈内人士较多提及的因素是比赛经验的缺乏。在总体经费有限的情况下,自然要相对“优待”本来水平与世界较为接近的花剑、重剑,而佩剑方面一年平均两三次的世界比赛体验,对攀登顶峰而言,自是远远不够的。
当然,还有一个无可忽视的因素便是裁判问题。在击剑运动的所有项目中,佩剑无疑是受裁判因素左右最大的一个项目。这甚至导致此间击剑选手更愿意从事其他剑种的训练。但有关权威人士强调,我们一直要求在比赛中抛开对裁判因素的过多抱怨和顾虑,如果真的有水平,即使在判罚上稍吃些亏问题也不大,更何况我们在动作结构上的确存在问题,比较粗,比较紧,造成动作较大,容易在判罚上吃亏。
与此相应,圈内人士指出,目前中国国内裁判的判罚也与国际间的判罚标准有一定距离和出入,他们在判罚能力方面有差距,这也直接制约中国佩剑水平的提升。
尽管有这许多因素,但有关权威人士认为,最重要的因素还是训练方法的落后,缺乏创新意识,对这一击剑项目的规律还理解得不够深。
如何尽快缩短中国佩剑与世界的差距,国家体育总局有关官员并不否认聘请外籍教练和裁判员的可行性,而实际上,本次全运会上已经有这样在做的例子。而此项举措的有效实施,包括多去参加国际比赛,多请国外高水平专家教练裁判前来讲课等,都需要加大投入。这又有赖于击剑这一在中国尚处于“阳春白雪”状态的运动,能获得更多普通百姓的参与和追捧。对这一点,中国剑坛高层人士倒是充满乐观。(完)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