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宽利队冲击甲B未果,并没有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人们的兴奋点都在中国队身上。如今,球冲出去了,功也庆得差不多了,甲A联赛又开始了。在这个没太多热点的时候,好好琢磨一下宽利的故事是有必要的。
宽利的6年,可说是汇集了中国足球改革中的所有艰辛,这一点大家是有目共睹的。
宽利今天的悲剧,可说是北京足球的悲剧,绝非某人、某队的悲剧。同为改革开放的龙头,上海比北京活跃;同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上海比北京运作得好。仅从足球运动的发展看,申花的成绩比国安好,发展得比国安快,经营得比国安有成效。
同是甲B俱乐部,浦东是一年一个台阶往上走,而宽利正好相反。如果没有市里的支持、协调,申花、中远也未必有此长劲。可见,有所求和无所求,对于一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其结果是大不一样的。
回想1999年,宽利冲甲B成功,京城媒体纷至沓来,秉笔直言为宽利奔走呼号,市里也表示了重视与支持的态度。2000年宽利掉级后,立刻门可罗雀,一切化为乌有。其实,市场有市场的风险,足球有足球的规律。一时期的资金运作不好,甚至于亏损、赔本儿;和一场偶然的失败、甚至于冲A不成反而掉级,都属正常。这方面的例子在中国并不少见。假如市里有关方面有所想、有所求,支持宽利总结经验,协调各方援手以利再战,只不过是重头再来的事儿。
可见,从两年前的众人拾柴,到今天的无人问津,便不那么正常了。因为足球毕竟是老百姓喜欢的事儿,北京足球的发展像上海那样红火,是老百姓希望的事儿。更何况北京并非没有条件让两支球队活跃起来。若是以奥运会标准衡量,用国际大都会的标准要求,我们就相差甚远了。这些宏观的思考,本来是京城媒体的腕儿们都该思考的事儿,倘若非但不去思考,反而浮在表面,客观上起到落井下石的作用,那就不仅是宽利的悲哀,更是北京足球的悲哀。当然,也是媒体的悲哀。
对比上述方方面面那种“非不能也,是不为也”的态度,宽利集团已经做到了“非不为也,是不能也”的地步。而且即使在这种困难的条件下,仍在规划着足球学校和基地的建设。可以说,宽利用6年来的艰辛,默默无闻地为北京足球的发展奉献着自己的心力。
与大连万达等许多集团相比,宽利的投入可能不算什么。但对于一个规模不大的私营企业来说,几年来投入近6千万的资金,可说是伤筋动骨了。诚然,随着中国足球产业开发的进程,那些不具备条件的俱乐部会自然淘汰。因为职业足球毕竟是大工业的产物。但那是后话。相反,当中国足球刚刚走入市场时,没有像宽利这样的痴情,没有如贾力桦这样的豪气,中国足球不会发展得这么快。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但真敢横下一条心去拾柴玩火的人,实在也是不多的。
许多人谈起宽利,都知道它没钱,资金运作不好。但却不知还有人欠着宽利近千万的钱没还。三角债这种市场经济中常见的现象,摊上了,又有什么办法。
许多人都说宽利欠发球员工资、奖金,以至影响了球员的情绪和战斗力。但这种现象在中国足坛上并非少数。多少老板面对这种尴尬退出了足球,而宽利却一直苦撑着。
北京足球元老刘敏新说:“这两年宽利真不容易。”现任主教练曹限东说得好:“职业足球,并非只为钱的力量,也可以为了别的去踢球。”那么曹限东所说的“别的”是什么呢?是情感和凝聚力。
贾力桦仗义,为了足球,他可以给队员下跪;可以因6千万的投入而耽误他开发本可有大笔盈利的项目;可以在资金极困难的情况下当掉自己的“奔驰”坐骑;以致接送孩子爱人得去挤公交车。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一些队员的实际困难,他仍千方百计帮助解决。作为一个老板,该做的他都做了,别人做不到的他也做了。
正因为这一点,在他身边才凝聚起了董玉刚、曹限东、何希涛……等等一帮血性汉子,把宽利足球支撑到今天。
宽利冲上甲B后,可以卖个好价钱,但贾总不卖,仍要再去开拓;当宽利掉级后,贾总反而与骨干们商议决定建基地、足校,规划未来。这种永不退缩的精神,这种与大家风雨同舟的义气,才是最大的凝聚力。
无论宽利今后还搞不搞足球,北京人都会记住他们给自己带来的欢乐;都会记住他们为北京足球的发展所付出的心血;都会记住宽利、记住贾总、虎子、曹呗儿……这些有情有义的北京汉子。有了这种永不退缩的气质,宽利总会东山再起。
祝宽利好运。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