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评家的膨胀,大概始于两年前轰轰烈烈的“倒霍”,彼时各路权威及伪权威,批起老霍来大有长缨在手、真理在握之势。当时我刚上足球媒体这条贼船不久,混迹其间,终究认定足球并无真理,所谓球评,也绝非什么高智商产业,无非是“玩”字当头,戏在其中。足球新闻是垃圾,足球评论是泡沫。如果您非说,某位球评大师的东西可不是泡沫,是高瞻远瞩的热气球,那行,还是您高!但饶了我,把咱从热气球上放下来吧。我宁可喊您一声大师,也不愿拜读您的宏文。
足球神妙之处,就在于其不确定性,俗称“球是圆的”,那么球评当然也是圆的,左右横竖都有理,都可以自圆其说。比如,我在广州某报的体育版上数次看到诸如“0比0的比分与本报预测惊人一致”之类弱智的吹牛,其实,如果比分是1比0,你也可以这么吹:“本报之所以预测比分是0比0,是良药苦口,我们当然希望自己的球队赢,幸好他们没有犯本报所指出的那些错误,顽强拼搏,勇夺三分,云云。”结果,正确的还是他,而且,球队的胜利仿佛和其球评的指引是密切相关的。
球评家--如果这个冠冕堂皇的名头真的可以成立的话--首先是一个球迷,充其量是个资深球迷。但球迷,尤其是素质实在有限的中国球迷,自己没主意,就只能听报上的,报上喊“霍顿用兵有误”,他马上会喊“打倒霍顿”,报上说“米卢别走”,他没准会跑到米卢家门口下跪。正是球迷的无知,助长了一种导师乃至救世主般的媒体做派。
中国球迷的进步,也将加速权威、导师和救世主的倒掉。权威、导师和救世主自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评论也不可能没有观点、立场,但问题是,如今多如牛毛的球评只有观点、立场,没有别的了,没有对足球的感觉和想象力,只剩骨头没有肉。这很不好玩。
所有评论--不管是文学评论、音乐评论还是体育评论,我最烦的就是那类谈论什么“立场”的活见鬼的玩艺。你的立场光芒万丈?就好比一个丑女老觉得自个儿特有文化、特有气质--丑没关系,但也不能因为丑就认定别人没文化没气质就你智慧无双。(张晓舟)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