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队取得了世界杯预选赛阶段的首次两连胜,这其中米卢无疑居功至伟,他所带领的国家队在十强赛中终于爆发出了最耀眼的光芒,用人、战术、临场的表现几乎让人无可挑剔。看着欢呼雀跃的球迷在赞颂着米卢的神奇,笔者的心中却还是倒抽了一口凉气。
这并不是不认同米卢为中国队带来的可喜变化,而是在这个过程中,米卢差点就失去了让中国队发生变化的基础所在,换句话说,米卢差点就下课。
本报在8月16日头版曾经刊发了这么一篇文章《米卢下课进入倒计时》,为此还受到了一些球迷的质疑,但笔者这里却可以对着自己的良心说:这绝不是一篇假新闻或者是记者的个人推测,而是建立在足协官员心态的真实写照基础之上的。
米卢虽然戴着神奇的帽子走进了古老的中国,但在执教的过程中,除了在亚洲杯上有了一丝亮光之外,在与伊朗、沙特、瑞典、拉齐奥等队的比赛中,中国队输掉了几乎是所有的信心和自尊,在世界杯亚洲区外围赛小组赛上,中国队面对马尔代夫、印尼等队几乎是束手无策,场面让人难以卒睹。此时的米卢,几乎就失去了大部分足协官员的支持。
上海四国赛对朝鲜的失利无疑是米卢遭受信任危机的最直接导火索,在那场比赛结束后,一些足协官员表示:“中国队完了,就凭现在的状态,冲击世界杯一点戏都没有。”作为米卢的最直接支持者,中国足协专职副主席阎世铎也对米卢几乎失去了信心,他在赛后流泪给国家队开会便是一个明证,男儿有泪不轻弹,阎世铎那时失望甚至是绝望的心情无疑是显而易见的。
也就在这时,足协真正动了换米卢的念头,而且,这个步骤实施起来毫不费力。沈祥福,这位曾经带领中青队创造辉煌的国内教头,在那时已经走上了前台。国家队中方教练组组长,这个称呼后面蕴藏着深厚的意义。
我们不知道足协官员为什么没有迈出那一步,或许就是一念之差,足协的官员意志坚定了,或许每个人都不看好米卢,但每个人都不愿意为换帅的后果而承担责任,在推卸中反而成全了米卢。但于我来说,我更相信是后者。其实即使在中国队大胜阿联酋后,足协的部分官员也对米卢不屑一顾:“如果中国队能够在西亚取得两连胜,我就改姓。”
不管怎样,这一步终于没有迈出,这也就成全了米卢,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米卢自己成全了自己,他顶住了来自足协和球迷的所有压力,终于坚持到了十强赛,把最后的精彩留给了十强赛。如果换上国内任何一个教练,面对足协官员的种种行政压力、面对球迷的普遍质疑,没有人敢对四国赛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1997年,足协一官员一句“我看352也不错”的话就让戚务生丧失了所有的自信。
米卢终于笑了,但回首过程的苦涩和艰险,却让人心潮难平:如果换一个主教练,中国足球又该是一个什么样子呢?陈永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