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根伟重回国家队,一下子成了“救星”的新人选,“天才前腰”引发“中场革命”,似乎国家队小组赛上的颓势,可以通过简单地启用一个于根伟来解决。但包括米卢在内,大家首先应该问的一个问题是:于根伟撑得住吗?看看国家队里这么多球员,于根伟可能是最难仰仗的一个。他也许就不应该进入主力阵容,当然不是因为他的才能和实力不够,而是因为他的膝伤实在太顽固。
1996年国奥队的时候,在昆明打小组赛,于根伟就是最亮的星星,和他相比连谢晖都黯然失色。但于根伟在吉隆坡决赛里早早受伤,进攻中过多倚仗他后上形成杀机的国奥队,于是手忙脚乱,越打越差。1997年十强赛的时候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戚务生把于根伟和姚夏这两个速度快的选手埋伏在中场,阵型改为“451”,在英国连胜俱乐部强队。但十强赛刚刚开始,于根伟就又受伤下场,少了他,姚夏一个人玩不转,后来也被喊“姚夏要下”,“451”阵式于是被全盘推翻,变阵的效果实际等于零。
于根伟的伤,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今年他在联赛里有了出色的发挥,原因就是他在国外把伤治得比较好。但他的情况是不是足够好,相信谁都不敢打保票。在国家队训练里顶得住对抗,到十强赛的战场上就一定顶得住吗?我绝对怀疑。
前两年,国内足坛已经有人说了,于根伟的伤可能一辈子都好不了了。如果现在他的伤势只是暂时好转,国家队贸然以他为核心变阵,一场或两场比赛之后,或者就是比赛开始刚刚10分钟,一次冲撞或者一次恶意犯规之后,国家队就失去了这个变阵的核心,那么新的“中场菱形站位”是不是又要临阵推翻呢?以中国球员的战术思维能力,你让他适应一个固定战式还有麻烦,这样的变动几乎就是要他老命了。
按照欧洲的观点,现代足球对球员一个最最基本的要求,那就是只有“状态最好”(fittest)的球员才能上场比赛,而于根伟恰恰是一个身体状态最悬、风险最大的选手,这样的队员以奇兵姿态上场可以,但要以他为攻击核心,风险大得干脆就不值得下注。
当然祁宏也是一个担当这类“后上杀手”的人选,在小组赛主场打印尼的时候,下半场正是把他推上前腰这一变动,带来了五个进球的大逆转。但不论是祁宏还是于根伟,组织能力和中场的控球能力,都还有些问题,于根伟的防守能力还更弱,所以所谓变阵的考虑,不但不够严谨,更像是一次在最需要稳妥的时候异想天开地冒险。
点击此处订阅中国队征战世界杯十强赛短信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短信发送,浪漫搞笑言语传情
订手机短信重大赛事体坛动态突发消息尽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