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岁尾,叶落草黄,热闹了一年的联赛各项大奖已各自名花有主,飞利浦和足协杯也吃完了最后的晚餐。虽然还有个亚青赛未了之局,但对中国足球的整个大格局已经不具备什么决定性意义。20世纪的中国足球也该清盘了。亚洲尚未冲出,世界依然遥远,20年不胜韩噩梦未完,青年队赢的算不算?
20世纪的中国足球史无论怎么编恐怕也难得圆满。现代中国足球的真正起步大概该算在20世纪80年代初。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专业足球制度虽然在许多方面限制了中国足球的发展,但毕竟还为我们留下了不少可资利用的资源。若仅从在亚洲足坛范围内的成绩来看,80年代的中国足球甚至远比90年代职业化后的中国足球要风光体面得多。1981年苏永舜那届冲击世界杯决赛圈的国家队大概至今仍被大家公认为距离成功最近的一次了。如果那次我们不遭人暗算,去了巴塞罗那,恐怕后面近20年的中国足球史应该重写了。接之后来的曾(雪麟)家军依然秉承中国足球的一贯传统,尽管在战术观念等多方面中国队的踢法较之世界先进潮流略显落后,但毕竟我们仍然未背离符合中国人生理和心理特征的传统“中国式足球”,也正是曾家军凭借我们玩熟了的“常规武器”,取得了中国足球史上在亚洲至今无人逾越的成绩。屡次大赛的最终失败每次都揭示了中国足球基础的薄弱和多方面的欠缺,急躁和急功近利的思想一段时间内成为统治中国足坛的主流力量。
当然若仅凭表面的成绩便否定90年代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的成就显然有欠公允。
无论如何职业化是世界足球发展的大势所趋,我们无法回避。但是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毕竟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遗憾和失误,几年来红黄绿白黑五色纷呈搞得大家都不明白足球到底该是什么色儿的了。不要满足米家军在今届亚洲杯上的差强人意,也且慢陶醉于青年队在亚青杯上似是而非的“克韩”。20世纪中国足球的细账究竟该怎样算,还未定呢!(易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