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少年的时候,除了撒尿和泥、藏猫打仗之外,还算文明的娱乐就只剩下看电影和听评书了。再差的电影也需要耗钱耗时耗力耗人,所以那时还相对比较贫穷的中国电影并不多,而评书却不同,收音机一般的家庭是有的,而且只需一个人一张嘴,所以听评书就成了我们那一代最好的娱乐。
那时有一些比我们大些的人,他们应该是青年吧,据我估计他们最早的文学启蒙也来 源于此,现在这些人已人到中年了,我观察他们很大一部分人已经混进了足球记者和球评家的队伍。因为某些先生所言的阵容总让我想起小时候评书里的神奇,好像一群英武的勇士也打不过一堆木桩所排成的或442或352的阵容。
我曾经梦想过做一个足球媒体的从业人员,觉得特过瘾,兴趣与职业结合在一起总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可以公费旅游,还可以免费看球。但后来对此职业有过一点接触以后,发现同其他一切事情一样,看着容易,但实际上做好却很难。
那天我数了一下,我最敬爱的李承鹏老师在一期报纸可以写出123456个字,而我最崇拜的编辑阿村老师一期报纸能编987654个字,这是人干的活吗?这是神啊!写字毕竟跟拉屎有些不同,拉屎可以一天不拉,也可以两天不拉,甚至七天不拉你也可以将之归结于便秘,只要你自己愿意,没有人会怪你。而记者不同,记者每天都要写,否则读者、总编和等着吃穿的老婆肯定不会答应。而有时可读的东西又实在有限,这时候花边和废话、蠢话就成了不可缺少的调料。花边起码还有美化版面和娱乐读者的功能,但废话、傻话和蠢话就让人忍无可忍了。
最让我无法忍受的就是一张把自己装扮成客观公正的主流体育媒体关于阵容的分析,据说他们从来都是以讨论技战术见长,明明是没有内容时填补版面的东西,还好意思正襟危坐地高喊什么狗屁战术。
追求发行量而把垃圾包装后出售有什么错?为了三两米二两肉而伏案折腰有什么错?诚实一些嘛!虽然我知道中国的足球传媒谋杀了你们的智慧和才情,否则中国的文学史上又会增加几位甚至几十位巴尔扎克和莎士比亚呢。
这些貌似客观公正的东西有时还真能迷惑一些人。我的一位聪明的朋友说,他们毕竟让我们看到了另一种声音和观点的存在。我倒是想请教各位名记名编,他们写的是不是他们的观点?他们是因为什么写出了这样的观点?他们有什么理由含沙射影地侮辱一个姑娘,他们有证据吗?只是因为跟人家抢不过新闻,就以笔做刀,还能发出像猪一样的嘘声。
动不动就技战术,长得像技战术似的,一群流氓!我从来不相信中国有客观公正的体育媒体,我从来不相信一个正直的人会有机会在中国的体育媒体上说话,能出来的东西都是一种妥协的商业化产物。我倒要问问,你们真的敢说出你们所知道的所有真相吗?既然不能,就不要立什么牌坊。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订手机短信顶级新闻重大时事世界焦点早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