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卢也许没有想到,中国球员的心理承受力会如此稚嫩与不堪一击,在本届泰王杯上,国足队员们几乎把所有中国足球的心理痼疾淋漓尽致地展现给这位神奇教练,人们不禁戏言--米卢首先要当心理医生
赢拉齐奥,我们没敢想;祛除“恐伊症”,我们也不奢望。我们希望的就是眼下的中国队能够像米卢说的那样,通过频繁热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可谁想到,泰王杯赛上的 中国队竟是技战术痼疾未去,心理病又来添乱。
让我们先回顾一下中国队4场比赛的表现。首战卡塔尔,中国队在领先一球后,突然丧失了抵抗力,最后勉强逼平;次战瑞典,由于后卫线解围失误,将已经到手的3分变成1分;对泰国这支弱旅,中国队在3比0领先的情况下“心慈手软”,一度出现混乱;决赛时,中国队显然是想给国人一个惊喜的。可是过早失球导致方寸大乱,结果三球落败。 仔细分析,虽然这几场比赛暴露的都是中国队的心理问题,但性质又有所不同。
客观地说,首战的糟糕表现是可以理解的,它是中国队此前四连败状态的延续。宿茂臻的进球来得太早,以至于让我们觉得中国队开始复苏了。可实际上,球员们的心仍然不属于比赛;在舆论的压力下,中国队在第二场比赛中出现了反弹迹象。而反胜为平的结果,印证的则是中国队的老毛病——面对强队,不“敢”赢,也不信自己能赢。就像1997年十强赛时主场对伊朗队,也像多年难愈的“恐韩症”;与泰国队比赛时出现的心理波动,恐怕是我们最不能容忍的。这是典型的小富即安思想,它将使中国队永远无法在泰国、印尼等三流球队面前成为强者;平心而论,中国队在决赛中的表现有些偶然。李铁受伤和过早失球将中国队打蒙了。其实,输给瑞典本是正常的结果,只是中国队在逆境中心理调节的低能让我们有些担忧。
回想中国队以往历次遭劫,几乎都有心理方面的原因。因此这已不是新鲜的课题。庆幸的是,在今年世界杯预选赛前夕,它们一股脑儿地“展示”出来了。这既戳穿了中国队亚洲杯时“表现稳定”的假象,也让米卢有了思想准备。至于“神奇教练”能否开出一张济世良方,那就得走着瞧了。 (晨报记者 王鹏)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