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足球队小组出线渐成现实,足协和球迷的目光开始聚焦十强赛。
底气不足的足协也许被小组赛上中国队面对弱旅的尴尬表现吓坏了,急蒙了。无计可施之下,只好把心思用到了十强赛的分组上面,希望在分组上钻些空子。于是,人们听到了在亚足联会议上,中国足协副主席张吉龙掷地有声的分组方案,看到了不少中国人的身影四处奔波,于是中国队将有可能幸运地与伊朗队同属二档球队,于是中国队将会顺理成章地躲 开沙特、避开伊朗。
所有人似乎都把分组的好坏当成了进军世界杯决赛的救世主,却偏偏忘了真正的救世主是我们自己。对于分组的过度重视,恰恰反映了对自己真实水平的疑惑,难道真要把恐沙症、恐伊症再加到已被恐韩、恐日压得透不过气的中国足球身上?中国足球难道真的没了起码的自信?
在已经结束的4场小组赛中,中国球员的信马游缰、不知所想,让球迷们生不如死。而经历了小组赛的草木皆兵,中国足球能否尽快调整好心态,进入临战状态又让人挂牵。
其实,目前的中国足球缺的不是幸运之神的眷顾,而是职业精神和无畏的斗志。中国足协厚此薄彼,把精力全部用在了分组身上,让人感到的只是心虚,只是投机。这样的结果势必造成球员们心理上对敌人的恐慌,一旦中国队分组的算盘没有打成,祸患将是无穷。
分组形势不是救世主,中国足球进军世界杯要靠我们自己。(本报记者王勇钢)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