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队失球到李玮峰将比分扳平,差不多经过了30分钟时间。比赛结束之后,我和同事们开玩笑说,这就像是一个电视栏目的名称--心跳30分。
在这30分钟里,我相信很多人都想到了16年前的“5.19”,我还接到了几个朋友的电话,尽管我自己也没有太大把握,可我还是给了他们一个肯定的答复:中国队可以追回来,大家不用过分担心。
信心来源于双方实力的简单对比,虽然马克坚在解说里有意无意地强调足球赛的偶然性,但是,我依然感觉在这样的一场实力相比悬殊的比赛里,不应该有太多的偶然性。
不过,同样是这场比赛,我目前最大的担心是出现太多的肯定和否定。现在初步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肯定中国队的进步,否定中国队的战术;肯定祁宏的出场,否定马明宇的作用;肯定杨晨的精神,贬低李铁的发挥。
其实同样的论点,可能在过去的一两个星期里都有过摇摆。比如李铁,对马尔代夫的失误首先使他成为了众多球迷的讨伐对象,进而成为了媒体的标靶;随后的客场比赛,当他不能出场时,很多人又开始怀念场外还在发烧的他;等到对柬埔寨以后,就有了中国队中场不能没有李铁的断言。对于李铁,马克坚在解说中曾经有过一次很中肯的评价:他的奔跑和阻截确实可以帮助中国队把前后衔接起来,但他的失误也确实太多。这才是实际情况,就要看米卢最终怎样取舍了,假如他认为在某场比赛里,李铁的奔跑比失误更重要,他就会让他先发出场,假如他认为李铁对某些对手时失误比奔跑来可怕,他也许就会让他坐在板凳上。
祁宏和马明宇的问题也基本类似。因为中国队没有戴维斯,也没有齐达内,选择谁雪藏谁都是暂时的和相对的。
同样,关于中国队是否进步的问题,我们也不能轻易而简单地加以判断。因为在今天的中国足坛没有人比米卢见识更多,也没有人有资格对他指手画脚。对于起步阶段的中国足球来说,无论记者还是球员教练,学习和研究都比随意的漫骂和攻击更重要。
如果说可以肯定某些方面的话,杨晨的表现值得肯定,进而肯定的是中国足球国际化的方向,米卢的变化值得肯定,进而表明中国队的中场必须有所变化。
假如我们能够小心地肯定,谨慎地否定,我想中国队将会给我们更多的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