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
|
|
“休克”后的中国职业联赛应该如何疗伤?青少年培养有何具体举措?今天在深圳举行的全国足球工作会议,相信会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长久以来,中国足球界一直渴望一个标志性的成果,即国家队进军世界杯。如今,无论是成熟了也好,或者有其他考虑也罢,足协掌舵人明确提出了将重心转移至青少年后备力量的培养,并对已进行了七个年头的职业联赛进行整改。如果打的不是“为国家队冲击2002年世界杯让路”这种小算盘的话,应该说,这一思路还是相当正确的。 而问题就在这一“转轨期”摆在了足协面前:将职业联赛变为只升不降的“温吞水”,如此大的牺牲究竟能够换取到怎样的收获?而青少年培养的问题,也不是发几个文件,就可以让诸多俱乐部俯首帖耳、踏踏实实完善自己的后备力量培养体系的。职业化意味着俱乐部完全可以“惟利是图”,如此,制定与中国足球发展战略相符、又契合俱乐部利益的政策就显得至关重要。 以往,“国情论”已经被视为足球人搞不好工作的托词。而今,我们倒真的应该仔细考虑考虑国情了。日本人励精图治,依靠完备的青少年培养体系而称霸亚洲,据说我们已经学习了日本人的先进经验。那么,日本模式与“欧洲模式”、“南美模式”区别何在?如何才能洋为中用?如果死搬硬套,我们的财力、俱乐部的规范性等一系列“国情”无疑将阻滞先进模式的实施。 现在,足球一如既往地吸引着国人的目光,诸如开钟点房、偷偷结婚等“逸事”使淡季中的足坛热闹非凡,可我们不能靠这些附属于足球的花边新闻来招徕观众,如果我们忽略足球运动的规律,一味喊些口号、做做“假动作”,中国足球七年来所营造的影响力将难以为继。(里工)
|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