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
|
|
阎世铎几乎每次言及“足球批评”,都会不由自主地提起鲁迅,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 如果把这种现象电视剧化,剧情的背景之一大致是这样的:一小队阎家军流窜到一丘虽然四面楚歌但也坚固无比的高地上,游目四顾,漫山遍野都是人多势众的追兵和不怀好意的掮客。几近弹尽粮绝之时,阎掌门借孔明妙计,扎草人盾牌,乘夜色佯动于阵前,果然招来箭矢如雨投枪无数。三番五次之后,阎家军取得两个战果,一是防线前移,安全区显见扩大,二是兵器获补,抵抗力大大加强。 在阎氏设计的几种攻守方略中,以“鲁迅”命名的草船借箭类的战术动作作用甚大,这恐怕已成为中国足协相当得意的王牌战法之一。阎世铎每回祭出鲁迅,都宛如一个站在易守难攻、固若金汤城墙上的气焰嚣张的角斗士,向下面的挑战者吆喝:你们攻呀,攻上来捉我呀,我这里是不设防的透明的城堡嘛,你们有本事就拿出鲁迅那样的攻击力来攻我呀…… 由此而见,阎世铎对鲁迅的利用高明得让人匪夷所思。在他手里,鲁迅一方面是一个拿来十分顺手的绝好的挡箭牌,另一方面能使许多游兵散勇投鼠忌器、知难而退。可以想象,阎世铎以“鲁迅”来对付那些曾经自视为鲁迅的匕首和投枪,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以子之盾防子之矛,不仅巧夺天工,而且效果好得一塌糊涂啊! 阎世铎“鲁迅说”的潜台词便是,你们不是老是谩骂中国足球达不到世界杯的水平吗?那你们这些批评足球的人难道就达到了鲁迅的水平吗?! 于是乎,这种潜台词的言外之意昭然若揭:等你们这些笔头子什么时候一个个地成为鲁迅了,中国足球也就一天天地开始进步了,咱们双方如今是半斤对八两,五十步笑一百步罢了,在你们舆论界还解决不了“寻找鲁迅”这个尖端难题的时代,你们这些不成器的半成品和没修成正果的半吊子穷酸秀才,牛什么呀! 这是我所见过的历届中国足球掌门人对“足球批评”所给予的最大胆、最机智的反击和回应,尽管这只是一记带有“孩子气”的闷拳而不是一个响亮的耳光。 我在前几天写了篇名为《阎世铎不够“下流”》的评论,说了说有关阎世铎其人其事的印象和感触。文中的所谓“下流”一词,取自老子在《道德经》里“大国者下流”的名句,喻劝阎掌门在公共关系方面,谦虚低下一点,不必过于高寒跋扈,免致无源之水、无皮之毛。后来有一位经常采访阎世铎的记者哥们打电话给我,说爱上网的阎世铎肯定看到了这篇评论,但以他的直觉,阎会对此置若罔闻。他说,阎这人心硬似铁,再加上其本人就是个“学而优则仕”的秀才宦官,想指望“文字批评”使他的性格“铁棒磨成针”,恐怕比让中国足球队打败巴西队还要难。“比如,”我的哥们说,“你觉得他说的鲁迅是怎么回事儿?” 打着深刻阎氏烙印的2001新赛季可以认为撞了个不亚于往年的开门红,这是事关中国足球的各个方面乐见其成的。阎掌门选择这样一个颇能令其意气风发的时刻再次向足球舆论界击出那记“鲁迅”式的老拳,并非胜之不武,而是相当明显地泄露了阎掌门其实很是厌恶批评或是不屑于“非鲁迅”式批评的坚硬心理。 我曾经说过,我们渴望着阎世铎个人的成功能够与中国足球的成功同在,这才是真正叫人感到扬眉吐气、相得益彰的大事。即使在他的视线里没有鲁迅的身影和声音,也犯不着非得为了证明自己的此类聪明而追求某种抽象飘渺的完美和曲里拐弯的心计。 古人讲,行大礼不辞小让,面对舆论的褒贬尤其是批评甚至辱骂,就当是“打是亲骂是爱”,原本就是牙齿咬了舌尖的自家窝里的生活曲调。在这个范畴,我敢于断言,骂足球骂得最凶的人,一定是那些最不可能也最不愿意离开和抛弃足球的人,所谓“爱之深恨之深”。 从更广阔的意义上说,球迷是足球的衣食父母,是足球联赛这种市场商品的消费上帝,他们首先是选择了足球,然后才有可能选择与足球有关的人譬如“我家孩子在幼儿园里的阿姨”阎掌门。假如一个望子成龙的人习惯性地喜欢对自己的孩子唠叨个没完或者操着粗口大骂,这孩子自尊心很强觉得受不了,便反过来强烈要求自己的父母骂人要骂到“鲁迅”的水平,你说荒唐不荒唐? 如果这一比方阎大掌门不好接受,换种说法也未尝不可,那就是您千万不要再站在祖宗留下来的八达岭长城的垛口里,居高临下地挑逗下面赤手空拳的游客攀墙而上与您共舞,嘴里喊着“古人都能爬上来,你们为什么不行?” 这不是墙下面的人行不行的问题,而是墙上面的人该不该的问题。 看着目空一切的阎大掌门以君临天下的姿态总想着在城墙头上玩火,我一点不关心阎先生是否“无敌寂寞”,只是担心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金球y22)
|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