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20年前古广明、沈祥福那批球员技术很有特点却差在身体的话,那么今天的国内球员则恰恰倒了过来。正如亚洲杯上我们看不出哪名中国国脚技术出众,而在足协杯决赛首回合中我们看到的则是一场乱战,双方拼的是强壮和勇猛,技术成份似乎非常有限。
不管你承认不承认,足协杯决赛的场面其实就是甲A联赛场面的翻版或延续。甲A联赛场上杀得天昏地暗,场外锣鼓喧天,气氛热烈。可是在亚洲杯碰上日本队,我们因为技战术能力差竟连球都难摸着,这真是一种困惑---甲A的热闹到底给中国足球注入了多少技术因素?
这么多年来,中国足球学过英格兰、学过德国也学过巴西风格,但恰恰没有认清自己到底更适合哪种风格,因此也就形不成自己的风格。而日本足球却比我们聪明和有远见得多,他们根据自身身体特点认定要走技术足球之路,因此他们坚定不移地虚心学习巴西风格,十年后他们终于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而中国足球则仍处于迷茫之中,踢到哪儿算哪儿。其实,中国球员身体确实强壮了,但跟欧洲球员比起来,他们只能是小巫见大巫,就是与亚洲最为剽悍的伊朗队相比,中国队在身体上也难以抗衡。因此,中国足球的出路还是在身体逐渐强壮的基础上融入更多的技术成份。连英格兰、挪威这样曾经横冲直撞的球队都在努力向技术型球队转化,身体上没有什么优势的中国足球为什么还找不着“北”?
中国足球非技术时代的到来,确实让人后怕,因为他让人感到没有出路。然而在拼来拼去,只要成绩的甲A联赛中没有多少人在意这种状况,因为联赛赢了球比什么都重要。但当中国队在事关出线的洲际大赛中一次次铩羽之时,球员和球迷又捶胸顿足,甚至痛哭流涕,恨只恨技术不如人,平时学艺不精。可是,中国足球的技术有工夫抓吗?王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