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俱乐部国内球员注册的最后时限已经过去两天了,这个被称为生死线的最后期限显然没有多大的杀伤力。虽然中国足协在最初考虑了诸多可能发生的意外,但是仍然有许多球员被迫徘徊在上岗与下岗之间,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些无心恋战的俱乐部采取了以静制动的战略方针,把包袱甩给了中国足协。
中国足协为了保证政策法规的延续性,他们在今年摘牌会之前坚决地站出来否认了本赛季暂停升降级的传闻。而此举的重要目的是保证转会市场的繁荣。但是既然消息传了出来,就有人动了心思。而且按照惯例,中国足协出来主动辟谣的传闻最后都会变成事实。所以许多最初准备转会的球员也悄悄撤回了申请。而俱乐部之间、球员与俱乐部之间的交易又使一部分高质量货源走了“直销”的渠道,在市场上出现也是过场而已。因为货源短缺,在摘了牌之后俱乐部与俱乐部之间就球员价格问题就出现了多起争议。因为不久中国足协果真公布了关于暂停升降级的决定,没有了压力之后,俱乐部力求压缩开支来保证俱乐部硬件设施建设,不想再把过多的资金投入到内援引进上来。扯皮和拉锯就成了双方价格谈判的主导情绪,一方面要降价,一方面要涨价,最后把球员撂在一边晒太阳。而中国足协确实考虑到了如何保证球员的合法权益问题,他们规定买卖双方应在摘牌的4周内完成签约工作,而且俱乐部在摘牌后,任何一方都不得以任何名义“悔婚”,否则将受到严厉制裁——禁止球队参加今年联赛。还规定了“摘牌俱乐部必须接走被摘运动员,除非摘牌后10日内,发现运动员因患有经医院确认的伤病,而且在3个月内不能参加比赛”。虽然规范明确,但还是无法避免糊里糊涂的混乱局面出现。被海狮队摘牌的彭伟军几乎成了被海狮和青岛两家俱乐部遗弃的孤儿。他不仅得罪了青岛,也吓跑了海狮,自己成了名副其实的黑户。海狮在签约计划中没有他的名字,而在青岛俱乐部也没有他的立锥之地。双方的老总也都反复声明,彭伟军不是他们的人,那彭伟军到底是谁的人?
对于这种复杂难缠的转会纠纷,中国足协的“生死线”本来是一张电网,现在一下子没有了电源,他们也不得不放弃硬性规定,默许俱乐部和球员无休止地纠缠下去。规定现在已经基本失去了效力,不得已足协也宽限这些苦命球员的注册期限,等纠纷平息后另行注册。而令人担忧的是,裁决球员归属的中国足协诉讼委员会没有正式向外界宣布彭伟军、王锋等球员的去向。而像彭伟军这样的球员已经由俱乐部上交足协的诉讼委员会处理,但是最后足协还是要依靠俱乐部私下解决球员归属,所以如果俱乐部执意不肯接受,那中国足协也没有办法。即使俱乐部违心答应,他们也不会重视这个包袱球员,将他视为不受欢迎的外人孤立起来。倘若真的如此发生了,本来就前途不甚明朗的球员立刻将面临更加灰暗的前程,足球生涯可能将就此终结。又有谁会出来负责他们的损失?(刘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