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北大登山队全员登顶阿尼玛卿主峰

http://sports.sina.com.cn    2015年08月12日 12:12  新浪户外 微博收藏本文  

  2015年8月7日上午09:13分,青海省果洛州阿尼玛卿雪山,2015年北京大学骆驼登山队守营组的三名队员成功登顶海拔6282米主峰,并于当晚23:00左右顺利下撤至大本营。至此,北大山鹰社的14名在校生全员登顶阿尼玛卿山主峰玛卿岗日,圆满完成了本次高难度的挑战性暑期攀登,今日登山队及科考队清理生活痕迹后撤营出山,本年度暑期登山科考活动完美收官。

  

8月7日总装备乔袭明带领守营组两名新队员成功登顶。8月7日总装备乔袭明带领守营组两名新队员成功登顶。

  通往顶峰之路

  本次攀登可谓历尽艰辛,是山鹰社自06年博格达峰以来面对的最高难度,攀登过程更是一波三折,始终牵动着无数人的心。8月5日上午,学校的联络人在期待与担忧之中收到了前方传回的捷报,一条微信立即传遍全国各地,由攀登队长周泽宸和青海省登协教练斌斌带领的探路组第一批队员历经两天的阿尔卑斯式突击攀登,于2015年8月5日08:10成功登顶海拔6282米阿尼玛卿主峰玛卿岗日,终结了这座山峰近20年来无人登顶的记录。

  

8月5日北大医学部的两兄弟攀登队长周泽宸与总队医张中义在顶峰合影。8月5日北大医学部的两兄弟攀登队长周泽宸与总队医张中义在顶峰合影。

  同一天,在路线绳末端临时突击营地接应冲顶组的登山队长皮宇丹和总装备乔袭明向上修通了至C2营地的路线,翌日清晨04:50,队长皮宇丹、后勤队长张子衿和教练龙舟带领A、B组共8人向顶峰发起冲击,分别于11:21和12:13登顶成功。这是女队长皮宇丹攀登的第四座雪山,前三次与顶峰擦肩而过,登顶的喜悦来之不易!

  

8月6日,A、B组在坏天气中冲顶成功。8月6日,A、B组在坏天气中冲顶成功。

  集体与队伍一直是山鹰社传承的精神内核,绝不轻易抛弃任何一员,6日A组与B组冲顶成功的消息传出,刚刚登顶下撤至本营的探路组老队员张中义立即带领守营组仅剩的两位新队员向C2营地进发,7日,由接应的老队员乔袭明继续带领二人成功登顶。

  

顶峰下撤。顶峰下撤。

  阿尼玛卿的前世今生

  《禹贡》便有记载,“导河积石,至于龙门”,积石山便是位于黄河源头的阿尼玛卿雪山,山势呈西北-东南走向,有三个海拔6000米以上的独立峰尖,6282米的主峰玛卿岗日位于最北端。很长一段时期由于人们错误估算阿尼玛卿的高度而使其被认为是世界最高峰,直至1960年北京地质学院登山队登顶阿尼玛卿II峰才逐渐被人认知。

  改革开放后的1981年,有三只外国队伍几乎在同一时间来到阿尼玛卿向主峰玛卿岗日发起冲击,最终由日本队沿东北山脊(另有资料说东南山脊)首登,随后三名美国人和德国-澳大利亚联合队也分别从东北山脊登顶。随后的80年代中这座山峰并没有可以查到的攀登资料,直到1994年北京青年登山队在登顶阿尼玛卿II峰下撤时发生了中国民间登山的首起山难事故。

  1996年北大登山队的前辈们沿哈龙二号冰川成功登顶玛卿岗日,随后至今的19年中主峰不曾再有登顶的记录,04年和05年有两支队伍尝试未果,2010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区学生登山队成功登顶阿尼玛卿II峰。阿尼玛卿山体破碎,冰川狰狞,山脊陡峭,而最难之处在于可参考资料的严重匮乏。

  山鹰社几番评估论证后选择了阿尼玛卿这座具有挑战性的高难度山峰,登山队由9名老队员和8名新队员构成,并有体教部指导教师随队,老队员中有三位是攀登经验十分丰富的离校老社员,五位是刚刚攀凳过长江正源各拉丹冬和雪宝顶的大二新生力量,而时任女社长的皮宇丹作为登山队长之前已有三次攀登经历。经过近半年的筹备后这支队伍于7月14日从北京出发开赴青海果洛。

  

北京大学南门出发照。北京大学南门出发照。

  百转千回攀登路

  2014年7月20日,登山队在主峰东山脊下建立本营,经过两天的侦察,决定放弃原计划的东山脊末端碎石坡路线,改沿哈龙二号冰川行进,在海拔5200米处设立C1营地,老队员分为两组分别侦察通往山脊的可能路线,最终决定沿南侧雪槽直上东山脊垭口,路线难度较大,A、B组交替向上侦察修路,27日前方传回A组探路失败的消息,28日经老队员和教练讨论,认为路线上潜在的落石和雪崩风险不适宜继续攀登,决定全队下撤。攀登遇阻的消息传回北京,令无数人扼腕叹息,一周的奋战最终止步于山脊线下方数十米。

  

玛卿岗日东山脊攀登失利。玛卿岗日东山脊攀登失利。

  7月30日所有队员拆除路线下撤至大本营,随队的三位毕业老社员及指导教师由于工作原因提前撤离,同时兄弟社团人大自游人协会的登山队进入本营,双方互送食物增进友谊。

 

姑娘们与即将出山的老队员合影留念。姑娘们与即将出山的老队员合影留念。

  顶峰之路

  八月伊始,剩下的14名在校生决定以雪山训练的模式继续尝试另一条东北山脊路线,队伍分为两组,由每组的4个新队员进行山脊修路任务,老队员交替先锋结组在旁边指导,由新队员完成了较简单的15个绳距后,老队员继续搞定8段裂缝区的绳距,将路线打通至海拔5800米雪坡顶部。

  

新队员进行修路练习。新队员进行修路练习。

  8月2日,A组老队员张中义和夏凡上至5270处与攀登队长周泽宸和教练斌斌组成4人探路组,携带帐篷及高山食品展开阿尔卑斯式突击攀登,A组队员在其身后进行修路接应。

  

龙舟教练与女后勤队长张子衿运送物资上山。龙舟教练与女后勤队长张子衿运送物资上山。

  8月3日探路组上至5900m处宿营,A组在雪坡顶端附近5740m处建立C1营地;8月4日探路组横切东北山脊150米冰壁,随后下降200米至山脊西侧的冰川,转至北坡路线继续向上攀登,当晚宿临时营地。8月5日清晨5:40探路组出发攻顶,两个半小时后终于站在了玛卿岗日之巅,成为自96年山鹰前辈登顶后近二十年来的首批访客。

  

东北山脊横切并下降至右侧的北坡冰川。东北山脊横切并下降至右侧的北坡冰川。

  雪山之梦

  北京大学2014骆驼登山队将于8月14日抵京返校,本次阿尼玛卿主峰攀登历时30天,其中艰难无数,历尽险阻,在老社员提前离队的情况下,14名在校队员依靠自己的能力、信心与勇气,坚持山鹰社以雪山训练为目的的攀登模式,全程自主修路攀登,稳扎稳打,终于以汗水和努力博得了神山的青眯,收获了全员安全登顶的完美成果。

  

大致攀登路线示意。大致攀登路线示意。

  黄色:攀登计划路线

  红色:实际东山脊攀登路线

  蓝色:东北山脊转北坡登顶路线

  (关于本次攀登的详细情况,敬请期待北大山鹰社10月份登山报告会、报告书及登山纪录片的发布!)

  关注新浪户外(微博),了解更多户外资讯。

文章关键词:登山队攀登登顶北大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全文浏览 |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微博推荐

  • t

    Patagonia

    简介:美国一流的户外装备生产商,一直践行环保及资源节约,曾获选全美最受雇员喜欢的公司。

  • 宜准

    EZON户外腕表

    简介:EZON宜准是高端户外运动腕表品牌,旗下登山、健步、户外休闲等系列腕表体现“户外科技 智慧运动”。

  • t

    奥索卡

    简介:从南极点到珠穆朗玛之巅,奥索卡户外装备伴随探险家的脚步经历了各种严酷环境。

  • t

    UCC自行车

    简介:UCC是专业自行车品牌,产品包括山地车、公路车、郊游车、折叠车等。

  • t

    探路者TOREAD

    简介:北京探路者户外用品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10月首批创业板上市,产品线种类齐全。

  • t

    瑞典北极狐

    简介:Fjällräven(瑞典北极狐)是瑞典市场占有率领先的高端户外品牌,也是瑞典皇室御用品牌。

  • t

    科勒曼Coleman

    简介:Coleman(科勒曼)一个具有114年历史的美国品牌,在户外用品领域处于世界领导地位,超过一万种产品。

  • t

    亚洲户外展

    简介:亚洲户外展是针对亚洲户外用品市场而设立的专业展览会。展会开设多项配合活动:户外服装秀、攀岩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