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旬老人徒步16天到延安 追寻红军精神

六旬老人徒步16天到延安。六旬老人徒步16天到延安。

  华商报讯 (通讯员 高瑞 记者 刘晓军)10月21日下午,阳光明媚,宝塔山下的赵建国戴着遮阳镜,身着深蓝色短袖、黑色运动裤;半个多月的徒步,让他的肤色变成了古铜色。看到赵师傅到达山脚,早早在此等候的家人拿着鲜花迎了过去。站在宝塔山脚下,赵建国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要向革命圣地和延安人民致敬。”说着就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背包重50斤每天步行30公里

  10月5日上午,60岁的赵建国背着背包从太原出发,踏上了来延安的路。赵建国说:“将近500公里的路,我每天步行大概30公里,背包刚开始有50斤重,里面有简单食物、折叠凳子等,中途还穿破了一双鞋。每天晚上走到哪里就住在哪里的小招待所,其中有两次实在没有住的地方,就借宿在当地农户家里。旅途中也遇到过困难,13日那天,从离石向柳林进发,因为走得很急,一路没有停歇,晚上才发现大腿肌肉严重拉伤,疼得很厉害便贴了一片伤湿止痛膏,没想到我对这种膏药过敏,把膏药撕下来的时候,不小心还把大腿的一块皮也给撕破了。”刚开始,赵师傅还一直撑着走,最后皮肤与裤子不停摩擦,伤口发炎,每走一步都很痛,最后只得在附近找了一个小诊所,简单包扎处理,休整一天后又继续出发。

  据赵建国讲,一个人走的时候,最需要对抗的是孤独。他每天凌晨四五点出发,晚上六七点才休息,身旁的大车呼啸而过,留下的都是灰尘。每次很累的时候,他就从包里掏出音乐播放器,里面有女儿下载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每当熟悉的旋律响起,他就觉得自己又有了劲儿。一路上遇到很多人,大家无不称赞赵师傅,上陡坡的时候遇到一个司机,他看到赵师傅的装备,竖起大拇指笑着说:“师傅你真牛!”在村上遇到一些小伙子,他们知道赵师傅要步行去延安,马上向赵师傅敬礼。“这时候我会感到特别自豪。”赵师傅说。

  来延安追寻红军精神

  在宝塔山上,赵建国向华商报记者讲述了他内心深处的延安情结和红军精神。徒步来延安的想法赵建国已酝酿多年,如今退休了也有了时间,再加上父亲是一名红军老战士,一辈子都恪守红军精神,对几个子女更是严加管教,他们兄弟6人里5人参了军,艰苦奋斗、不骄不躁的作风一直是父亲教育孩子的宗旨。在1967年刘胡兰逝世20周年纪念活动中,由于当时人特别多,13岁的赵建国被挤伤了,可他仍觉得很兴奋。“那个年代,人们都有一种精神信仰,红军精神、刘胡兰精神深入人心,我当时就萌发一个念头,将来一定要去延安,去看宝塔山!”赵师傅笑着说。

  赵师傅是个乐天派,无论讲什么都伴着爽朗的笑声,甚至讲到受伤,讲到凌晨行走,也是乐呵呵的,似乎在讲别人的故事。“今天很开心,这是我16天来最开心的一天,因为我实现了心中追寻红军精神的梦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实现,我们伟大的中国梦也能实现。”赵建国说。

  参观旧址 感叹不虚此行

  22日下午,赵建国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参观,他说:“我昨天一下午都在宝塔山,摸着上面的土和砖,感受这里的红色故事。今天一上午在枣园革命旧址,我走得非常慢,看得很仔细。我非常敬仰革命先辈,也被延安人民的朴实和热情所感动。我明天打算去南泥湾,看了这些让我很受教育,这16天走得值。”

  关注新浪户外(微博),了解更多户外资讯。

文章关键词: 徒步延安红军精神

分享到: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