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单车文化渐兴 摆客夜骑40公里刷街

http://sports.sina.com.cn  2013年06月19日10:24  新闻晚报
“摆客”在夜晚的街头骑行 晚报 刘京 现场图片 。“摆客”在夜晚的街头骑行 晚报 刘京 现场图片 。

  晚报记者 钱朱建 报道

  随着英国人Drew的一声“Let’s go”,百余辆形形色色的自行车从江苏路876号狭窄的弄堂口驶出。他们是一群自行车爱好者,又称“摆客”(Biker),有公司白领、在校学生、各国老外,还有退休的上海爷叔。每周二晚是他们固定的活动日,一段约40公里的夜骑,随机的目的地可能是浦东、闵行或者嘉定。在圈子里,这叫“刷街”。

  每天的工作可能枯燥乏味,但迎风夜骑的心情却是澎湃热情的。在霓虹灯下穿行,边骑车边聊天,可纵情加速汗湿衣衫,也可随意驻足,用相机留下魅惑的风景。在“摆客”眼里,这才是生活。

  “死飞”引争议 铁粉热情不减

  江苏路876号成为夜骑 “摆客”的集合点,源于这里的一家“死飞”店Factory five。在参加夜骑的 “摆客”中,“死飞”车占了一大半,其他车型包括山地自行车、经过改装的凤凰、永久老爷车,甚至还有公园里常见的双人自行车。

  所谓“死飞”,是英文FixedGear的翻译,字面解释就是飞轮是死的。普通的自行车,飞轮是活的,人踩的时候轮子跟着转,轮子转的时候,人可以不踩。而“死飞”的飞轮,将链条与后轮固定起来,轮子转链条必须转,人也就必须要踩。所以在死飞骑行过程中,人必须一直不停地踩——除了刹车的时候。也正因为飞轮是死的,骑行的人便可以通过脚踏来控制后轮从而减速和刹车,也可以很好地控车,从而玩出多种花样。 “死飞”讲究简约,一般没有刹车,没有变速,因此车的重量很轻。

  供职于上海一家会务公司的吴琪磊告诉记者,一年前接触“死飞”后,他立刻爱上了这项运动,装备也从1500元升级到了1万元,成了名副其实的铁粉。

  吴琪磊笑称自己是上海、杭州混血儿,骨子里透着一股追求精致的浪漫情怀。他的这辆“死飞”车用的是轻铝、碳纤维等材料,整车重量不到14斤,成年人单手可以轻松将车举过头顶。更难得的是,从轮毂到车把到链条,每个零部件都是吴琪磊亲手组装的。

  吴琪磊说,最近一年多来,只要不出差,每周二的活动都会参加。吴琪磊介绍,“死飞”自行车运动在国外非常流行。有一说法,“死飞”是以前国外的邮差用车,后来才被添加了时尚的元素,成为潮车。而直到2009年初,中国的“死飞”热潮才渐渐开始。针对网上认为“死飞”没有刹车容易闯祸应该禁止的说法,吴琪磊并不认同,“速度是要靠自己控制的,有刹车也可以骑很快,何况骑单车是一种文化,不能一概而论。 ”

  来自五湖四海 同道中人欢聚

  Factory five的创始人是3个来自国外的自行车发烧友,英国人Drew是骑行的领队,出发前,他一直在店里忙着鼓捣各种零件,和车友讨论如何改装。另一个创始人Jeff出生在美国,父亲是台湾人,母亲则是越南华侨。 2009年,Jeff随家人来上海定居,那时,上海玩“死飞”的人屈指可数。 2010年,Jeff在玩车的过程中结识了英国人 Drew和加拿大人Tyler,三人一拍即合,在东湖路租了一个小屋,开始了自己半生意半兴趣的新生活。也是从那时开始,周二夜骑,成为车友们的固定活动。“我更喜欢夜晚的上海,不管是建筑还是灯光,在夜晚的寂静中才能细细品味。”Jeff说,虽然一开始考虑夜骑是考虑到上海的交通状况,为了避开拥挤的车流,但他们现在都已经爱上了夜上海。

  上周二晚8点记者采访时,江苏路876号弄堂口的自行车开始多起来,其中大约一半中国人一半是老外。大家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像开自行车派对一样。在这里,来着五湖四海的人们说着英语、法语、西班牙语、普通话、上海话、东北话,聊着不同话题,脸上却绽放着一样的笑容。一对老外夫妇将一辆双人自行车推过来时,立刻引来大家围观,有发烧友直接走过去询问起改装的具体细节。

  法国人Eric来中国已经12年,但当晚是他第一次在上海骑车。 “马路上的汽车、自行车、行人挤在一起,在上海骑车太恐怖,我以前只在常熟、西双版纳等人少的地方才敢骑车。”Eric并不是“死飞”玩家,他在朋友推荐下,骑着自己的山地自行车来到现场,为的是找到志同道合的骑友。

  骑行夜晚街头 传来羡慕声音

  到了晚上9点,自行车队一路向西,开始了“刷街”活动。沿着江苏路、华山路、伊犁路,队伍在大马路和小弄堂中穿行,慢慢骑向了虹桥机场。一路上,有路人好奇地拍照,也有羡慕的陌生人摇下汽车车窗,对他们竖起大拇指。

  当车队来到虹桥机场旁的一条小路时,一架飞机正好在降落。看着头顶的庞然大物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慢慢贴近地面,压向头顶,骑友人群中爆发出一阵阵欢呼声。 “我从没和飞机这么近距离亲密接触过,就像电影里一样,那种声音有种让你脑袋要爆炸的感觉。 ”骑友吴凡说。

  更让骑友们高兴的是,不知从哪一段开始,一辆电瓶车一直紧跟在他们后方,是一个男孩载着一个女孩。只听男孩羡慕地对女孩说,“我好想骑自行车,我不想骑电瓶车。 ”

  吴凡告诉记者,当晚他11点半才回到家中。由于双腿肌肉酸痛得厉害,靠双手抓栏杆借力,才能勉强爬楼梯上楼,但心里却无比畅快。

  记者手记

  减少空气污染,何不骑车出行

  采访中,不少老外都不能理解,身边的中国朋友每天都在抱怨空气差,但却不愿放弃汽车改为骑车。在上海工作快10年的英国人 Jimmy说,他最大的感触就是,这几年上海的交通越来越拥堵,空气越来越差,而人们的买车热情却一点不减。

  曾于去年底到德国采访的上海广播电台记者贺梁对于奔驰、宝马、奥迪的故乡最深刻的印象不是汽车,而是无处不在的自行车。德国人认为汽车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根源,甘愿放弃开车的便利,为了保护环境而蹬自行车。在德国的任何一个城市,自行车道就像一条条彩带镶嵌在道路两边,宽半米左右,刚好够一辆自行车通行。在柏林的高档写字楼外、教堂墙角下、商业街边随处可见停放整齐的自行车。很多围绕自行车推出的人性化服务也值得借鉴,德国的地铁和火车设有自行车骑行者的专用车厢,公共场所随处可见造型优美、坚固安全的停车架。自行车出租业务也正在德国推广,只需打个电话就能租到车。

  贺梁认为,中国人拥有越来越多的私家小汽车,有些城市取消了昔日的慢车道。中国曾经是自行车的王国,而经济的发展似乎让人们“不屑于”将自行车作为主要交通工具了。汽车带来的环境问题和有限的土地资源问题日益严峻,或许大家可以重拾自行车这个环保的出行方式。

  关注新浪户外(微博),了解更多户外资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