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来登顶珠峰达5000人遇难者近300人

登珠峰历年线路。登珠峰历年线路。
希拉里台阶。希拉里台阶。

历次登珠峰线路示意图。历次登珠峰线路示意图
登珠峰需要的装备。登珠峰需要的装备。
2013年5月17日,李军在海拔8400米处。2013年5月17日,李军在海拔8400米处。

  海拔8844.43米的珠穆朗玛峰,世界第一高峰,被称为“世界第三极”,多少探险家心驰神往。1953年5月29日,新西兰运动员埃德蒙·希拉里和尼泊尔向导丹增·诺尔盖首次登上珠穆朗玛峰,创造了人类登山史上的伟大壮举。

  据尼泊尔媒体报道,迄今已有近5000人登上过海拔约8844.43米的珠峰。60年来,没能登上珠峰而丧生的遇难者已近300人。

  登顶所能带来的名利效应已变得越来越淡漠,但登山者们依然接踵而来。他们带着人类社会高度发达的文明和伴随文明滋生的困惑而来,在珠峰表现出人类最原始也是最可贵的冲动。这种冲动不是鲁莽,是人类在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精神支配下的行为表现,是贯穿于人类发展史的那种勇敢不屈、自强不息精神在和平年代里的一种体现。

  为纪念人类首次登上珠峰60周年,尼泊尔26日开始了为期4天的庆祝活动。

  登珠峰者预备手册

  “怕死的人,才能登上珠峰”

  曾经成功登顶珠峰的万科总裁郁亮表示:“只有怕死的人,才能登顶珠峰。怕死才会做好充分的准备。”

  体能篇:

  30层楼每天爬10趟

  在挑战珠峰前一年,卡萝尔通过速度、负重训练以及瑜伽课程,将身体状态调整到最佳。为了登顶珠峰,陕西小伙李军从2011年起便开始有计划的训练,30层楼每天来回爬10趟、隔三岔五上次太白山或以8-10公里的时速跑步两小时等。去年3月还一个人成功登顶四姑娘山二峰,去年7月又用4个半小时成功登上位于新疆的慕士塔格峰。

  技巧篇:

  遇难者多是初学者

  卡萝尔遇到过一些身体强壮的运动员,他们在各自领域取得不错的成绩,但在登山时的表现却差强人意。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必要的技巧,缺少在高海拔地区活动的经验。珠峰不适合新手,准备过程中,卡萝尔参加持证的高山向导开办的课程,学习如何使用冰镐、冰爪在岩石或冰雪坡上攀登,掌握沿绳队伍攀登技巧等等。

  心理篇:

  忘掉山顶,只想下一个5分钟

  卡萝尔在准备攀登珠峰的时候,曾尝试一名登山向导传授的办法:“忘掉山顶,只想着下一个5分钟、下一小时该做的事,这就足够了。”李军表示:“我记得我们组一名队员说过,只要能登上珠峰,怎么样都能成。所以即使每天都处在体能和心理崩溃的双边缘,我们都没垮。”

  资金篇:

  “门票”+装备=50万

  按照《国内登山管理办法》,需要由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发起的团队,才能在西藏攀登5000米以上的山峰。登顶珠峰每人需缴纳费用30万元,30万元包含攀登珠峰的注册费用,一个多月期间的食宿开销、运输、协作等费用。上述30万元的费用中并不包括任何装备。有山友计算,从零开始完整购置一套登顶装备,大约需人民币20万元。

  经验篇:

  由低到高,逐步获高海拔经验

  若要申请攀登珠峰,必须要有攀登海拔8000米以上山峰的经历。卡萝尔攀登了在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和阿根廷境内的数座冰峰,每座的海拔都不低于7000米。李军在登珠峰的过程中,大约15天住在6500米高度的营地,每天就在高度7028米、7500米间反复拉练,以适应高海拔。本报记者单桂志、付启梦

  本报专访5年内登顶七大洲最高峰的最年长女性——

  美国老太:登山时能感到自己的强大

  66岁的美国人卡萝尔·马舍特是“七大高峰俱乐部”最年长的女性成员,绰号“银狐”。她在6岁时被诊断患上脊髓灰质炎,经过痛苦的治疗后痊愈。大学毕业后,卡萝尔作为流行病学家在犹他州卫生部工作,但50岁时的一连串打击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她决定听从医生的建议,通过登山来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60岁时,马舍特开始了攀登七大洲最高峰的征程。此后数年间,她逐一登顶了这些高峰,最终在去年3月17日征服最后一座高峰——大洋洲最高峰科修斯科山,圆了自己的梦,刷新世界纪录。日前,刚刚从珠峰大本营归来的卡萝尔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再次讲述征服珠峰背后的故事。

  记者:是什么让你在60岁时选择登山?

  卡萝尔:到了50岁,我才认为自己正式成为一名成年人。我有一份大学教授工作,和自己爱着的人长久相恋,喜欢远足、登山,喜欢在犹他州的家附近滑雪。但我的生活很快就被摔得粉碎,我开始绝望。只有在登山时,我才感觉到自己的强大和专注。我去南美洲学习高海拔登山技巧,发现自己还挺有天赋。经过10年的业余登山生涯,我在60岁时开始攀登世界七大洲的最高峰。我父亲在60岁时死于第二次心脏病,我打算让自己的60岁保持健康和活力。

  卡萝尔:我从50岁时开始接受药物治疗,配合健康饮食和积极的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开始恢复。我确实恐高,克服的办法就是直面恐惧。我为自己发明了一套治疗恐高症的办法,比如缓慢地深呼吸、诵经祈祷。登山当然危险,但生活本身到处是危险,死于心脏病的人比登山殉难者多多了。

  记者:你离死亡最近的一次是什么时候?

  卡萝尔:最要命的一次,是我从珠穆朗玛峰下山的途中出现了失明。我发现周围的东西开始变得模糊,逐渐变成淡黄色。我以为这可能跟琥珀色护目镜有关,当我伸手想摘掉眼镜时,才发现压根没戴。当时我只能保持冷静,尝试其他办法。比如转过身来、倒退着下山,情况就会好些。(下山时)每次跌倒,我都想躺着不起来,我很疲倦,右肩和后背都受了伤,一度以为会死在那里。但当时我意识到,要想活下来就必须爬起来。从峰顶回来后,我认为自己不可能再登山了,但几个月后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本报记者单桂志

  本报专访在最后一刻为救人而放弃登顶的李军——

  西安小伙:十个人的梦想换条命,值!

  “只有我们之间才能互相理解,都是男人,怎么会哭成那样”、“登顶之前,我特意吃了自带的羊肉泡馍,但两小时后我们却开始下撤”、“我去是为打破商业登山纪录”、“这样的事只有在中国队才能发生,只有中国人才会不顾一切地救人。”

  5月17日,中国商业登山队A组的7名成员成功登顶,撤退至8650米时,浙江丽水的山友夏剑峰突感不适,无法下山。紧急关头,在珠峰垂直距离400米处等待登顶的10名B组队员,贡献出自己的氧气和向导,艰难但成功地完成人类8650米的营救,36岁的西安小伙李军正是B组一员。

  没登顶有遗憾但不后悔

  记者:讲讲那件让你“一举伟大”的憾事吧,后悔吗?

  李军(不住叹气):登顶珠峰是我们B组十人的共同梦想,救夏剑锋也是我们十人的共同选择。当然有遗憾,却不后悔,还是那句“十个人的梦想换夏大哥的命,值!”当时可以选择不救,继续登顶,但若因此赔上夏剑锋的命,才是一辈子的遗憾。尤其下撤到7028米,是出事后首次见到夏剑锋,更觉得放弃值得,那是种复杂的欣慰。

  “我承认,这几日正试着让自己想点别的事儿。”但他心里明白夏剑锋得救的关键是他自身强烈的求生欲。夏撤退到8650米时开始不适,时昏时醒。醒着时确实说了“我有三亿,你们救我,我给你们一亿”这是给援救的向导们说的,通过步话机传到8400米的,他真的特别想活下来。据说在路上他还不断重复,“我是一孤儿。但我来的时候向我的孩子们许诺,我一定要回去,我不能让他们也成为孤儿。”是这些鼓励的话才让施救的人有劲儿救他。

  我受人影响,也希望影响人

  记者:哪些人促成了你的珠峰梦?

  李军:“这个梦是逐渐明晰的。2003年,从媒体上得知王石登顶,才知道原来珠峰还能登,有了一些念头,但珠峰离我还很遥远;2005年,中国重测珠峰高度,我在陕西测绘局的一位朋友有幸参与,给我带回珠峰石头,开始觉得珠峰也不远,敢做这个梦;2009年,蒲伟成功登顶,他实现了我的梦,我现在还记得啤酒瓶上贴满的广告。我尝试接近他,并成为好友,他也是我珠峰梦永远的导师之一,他教会我:登山必须有体能,但更重要的是要有意志。我是受了他的激励,所以也希望激励所有有珠峰梦的人。”

  本报记者付启梦

  >>争议

  珠峰被商业化垄断?

  如今,登珠峰早已不是专属于职业探险家的运动,随着更多业余爱好者的加入,这已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链。日本一家旅游公司开辟了挑战珠峰另类旅游线路,每位登山者必须没有任何身体疾患,在登顶前必须先经历长期高海拔训练,每人收费700万日元(约合42万人民币)。

  提升价格因为是稀缺资源

  目前商业化攀登珠峰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国外登山服务公司,从尼泊尔境内的南坡出发;二是经由北坡,这条线路目前只有西藏圣山探险公司有经营资质,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都来自西藏登山学校。

  据报道,从北坡登珠峰的“门票”高达30万人民币左右。圣山探险公司工作人员解释:“首先,并不是有钱就能攀登珠峰,必须通过中国登山协会获得攀登8000米以上高峰的许可并通过体检,才有攀登珠峰的资格;其次,公司收取的主要是服务费,并非所谓‘门票’,包括营地、向导、协作等强大的服务团队。”想要攀登的人太多,珠峰只有一座,属于稀缺资源,提升价格是杠杆调节的一种方式。

  尼泊尔南坡被视为难度系数相对较低,这里的商业登山开发也较早。有多家国际大公司进驻这个市场,互相之间存在竞争,服务和配套也相对完善。

  国内“北坡”处于行业垄断的情况

  去年登山季,曾多次攀登过珠峰的王天汉因私自攀登珠峰,在7800余米处被圣山公司的向导捆绑下山,在当时非常轰动。事后圣山探险公司证实,王天汉没有获得攀登至珠峰海拔7790米二号营地(攀登7000米以上的山峰必须要有国家体育总局的批复许可,有此许可才可攀登),属于“偷登行为”。

  有业余登山者认为,国内处于行业垄断的情况,形成了一条不可触动的利益链条,存在收费价格不合理、审批时间长等问题。专业人士表示,圣山公司的处理方式确有不妥之处,王天汉的做法也存在问题:首先是他的“自由登山”不具备物资供给,基本靠“蹭”,包括用别人的帐篷及路绳等;其次,目前中国登协对于高海拔登山有明确的规定,“偷登”属于违规行为,应当予以禁止。本报特约记者刘璟文

  >>支持

  商业化助爱好者圆梦

  那么,珠峰真的已经蜕化成了一个任人践踏的旅游景点了吗?李军从亲身经历来看,认为商业化也并非一件坏事。

  他首先解释了《美国国家地理》刊登的游客如潮的珠峰照片:“这登顶珠峰是个难度极大的活动,虽然照片看起来游人非常多,就像国内的某个景区,但是你千万不要以为任何人只要交了钱都可以去登顶,照片上那些人都是全球登山界的精英。”

  由于救援导致登顶的失败,李军说:“但就圣山公司对夏剑锋的救援来看,真的是不计代价的救援。本有8000米以上不救人的国际惯例,但圣山这次共派15名向导参与,按8万一趟的向导费算,近120万,同时消耗60瓶氧气,按一瓶为1万3,总共将近200万。所以商业化也未完全造成商业规律凌驾登山规律之上的情况。“我支持商业化,第一,商业登山还能帮助更多的人,比如帮我这种登山爱好者实现登珠峰的梦想;第二,减少登顶珠峰的风险。所以,对于仅开展了10年的商业登山,我们要给予空间、时间让其成长,让其机制完善。”

  当然即便事件亲历者李军为我们讲述整个事件后,仍有不少疑问没能解答。比如珠峰关门时间为9个小时,A组出发登顶为17日凌晨4点,按关门时间,13点就必须撤退,不管是否成功,但A组直到21点才开始撤退。本报记者付启梦

  关注新浪户外(微博),了解更多户外资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