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京张2022冬奥会 以体育产业发展带动区域经济

聚焦京张2022冬奥会 以体育产业发展带动区域经济
2018年06月20日 13:22 体育综合
京张冬奥会 京张冬奥会

  冬奥会作为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球公认的最具影响力的体育盛会之一。自1924年法国夏蒙尼举办首届冬奥会以来,至今已连续举办了23届,星火相传了近百年!它在给人们身心带来健康的同时,也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战争的减少和避免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

  北京时间2015年7月31日,国际奥委会第128次全会投票决定,北京和张家口成为2022年冬奥会举办城市,这预示着北京将成为全球首个荣获夏、冬两季奥运会举办权的城市。自此,北京发挥首都经济圈辐射作用,打造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项目开始正式实施。

  2022冬奥会申办成功及后续系列世界赛事的成功举办,也预示着中国体育产业发展开始驶入快车道。据估算,到2025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国民人数将达到5亿,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超过5万亿。而在冬奥会红利的带动下,冰雪运动带动的其他关联产业收入将达到3000亿元以上。京张冬奥会,将为2022年及其之后中国的体育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创造新的契机。

  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要把筹办冬奥会、冬残奥会作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推手,下大力气推动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政策创新,推动交通、环境、产业等领域协同发展、先行先试、重点突破、以点带面,为全面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起到引领作用。

  冬奥筹办,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根据此次冬奥会财政预算,赛事编制预算花费约为15.6亿美元,政府补贴占6%,竞赛场馆和非竞赛场馆在内的场馆建设预算,约为15.1亿美元,其中有65%来源于社会投资。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将使用12个竞赛场馆,其中5个在北京城区、2个在北京延庆、5个在河北张家口。2017年,张家口赛区场馆和基础设施建设已全面开工,目前,包括云顶滑雪公园场地A、云顶滑雪公园场地B、北欧中心跳台滑雪场、北欧中心越野滑雪场、冬季两项中心等在内的2018年续建项目和张家口奥运村、云顶直升机停机坪等新建项目也已集中复工开工。据悉,张家口崇礼区今年全部38个奥运场馆及基础设施续建、新建项目规划总投资124.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7.64亿元。

  冰雪运动设施的建设和完善,进一步推动了旅游等产业发展。2017年,张家口市接待游客数量为6259.82万人次,同比增长20.53%,旅游收入为696.46亿元,同比增长34.13%。2016—2017雪季,崇礼接待游客267.6万人次,已连续多年保持了20%以上的高增长速度。而旅游业、冰雪产业的发展也将带动当地酒店、商务等商业地产和冰雪产业相关的旅游、养老、产业地产蓬勃发展。数据显示,自2015年以来,张家口市签约2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有220多项。据初步估算,冬奥会可为当地带来3500亿元投资,增加20万个就业机会。到2022年,张家口赛区全部星级酒店客房将从现有的6000间增至12000间。同时,延庆已被确定为201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主办地,每年游客数量稳步增长。预计到冬奥会时,22家新的星级酒店将在延庆建成,新增客房超过5000间。届时,将强有力的带动北京及周边欠发达地区经济、环境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预计新增约60万人的就业岗位。有分析指出,在今后的4年中,张家口的年均经济增长率将超过10%。

  大赛将启,交通先行。根据规划,连接北京和张家口的高速铁路将于2019年前后完工,交通时间可缩短到50分钟。打造京津冀“一小时经济圈”,指日可待,铁路建设好后运输能力将为单向每年6000万人次,北京城区抵达延庆区只需20分钟,到张家口仅需一小时。除了高铁,到2020年,河北省区域将形成9000公里的高速公路网,目前已有京藏高速公路(G6)、京新高速公路(G7)和110国道(G110)连接北京、延庆、张家口三地。此外,作为北京和张家口联合申办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的重要保障工程,兴延高速将于今年年底全线贯通,而对接兴延高速的延崇高速预计2019年底也将竣工通车,可从北京直接抵达崇礼。大大加速了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同时带动京张冰雪旅游项目的发展。

  新的都市圈成型后,将涵盖超过1亿人口,总面积达21.6万平方公里。届时,京津冀一体化将有助于打破北京、天津、河北这三个海关关区内的管理界限。企业可以和任何单独一个海关关区展开贸易往来,简化了手续,相关成本也自然降低。

  未来4年间,冬奥会将成为打造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最有力的助推剂,极大的刺激中国冰雪旅游业的长远发展。近几年的筹备工作,将带来众多旅游产业的商机:如场馆的设计和建设、各类体育器材的采购等等。预估算,北京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超过3000亿元,实现增加值500亿元左右,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体育产业增加值的70%以上。国内也将组建一批集团化、连锁化的大型体育服务企业,培育3至5家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上市体育企业,不断丰富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北京还鼓励银行、担保等机构建立针对体育产业的特色支行、体育金融专业服务团队,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探索债券、信托资金等支持体育产业发展的新途径。同时,国内“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计划,也将为全球冬季体育市场带来巨大需求。

  中国在申冬奥的申办报告中就提出,申奥成功后要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而从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来看,全国体育场地数量增加84.45万个,将近翻了一倍,用地面积增加17.32亿平方米,建筑面积增加1.84亿平方米,场地面积增加6.62亿平方米;人均场地面积增加0.43平方米,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数增加5.87个。对比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截至2003年12月31日),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北京在拿到2022年冬奥举办权,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并非空想,正如国际奥委会之前的评估报告明确写出,中国冬季运动发展增加了世界冬季运动的绝对人口,提高了中国人的体育意识。而“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宏愿,要以京冀优先快速发展为带动,以东北地区稳步全面建设为主要基础,大力促进、带动、引领我国北方地区和部分南方地区冬季体育运动的开展,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冰雪运动,从而达到冬季项目在全国群众体育活动中的普及。

  中国的雪上项目曾经处于一个很尴尬的位置,东三省大战全球的局面也很难打破,事实上,国人对冰雪运动“从旁观到参与”,正是借助冬奥会的东风。在我国,除了东三省,大部分地区缺乏冰雪底蕴。每一届冬奥会的举办,都是一次很好的推广良机。曾有媒体进行民意调查,近八成受访者观看索契冬奥会后,愿意主动尝试冬季项目。而冬奥会在自家门口举办,将有不可替代的示范效应。借助京张冬奥会的契机,在政府大力支持冰雪项目建设、社会群体积极响应的背景下,东三省作为老牌冰雪地区,责任重中之重。其实,东北的哈尔滨为申办冬奥会已经盼望和准备了十几年,但最大的不利因素是气候过于寒冷。国际奥委会在选择冬奥会申办城市时有一个限制性条件——温度不能低于-18℃。

  东北雪季漫长,冰雪旅游资源丰富,早在09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规划中,便将东北地区旅游业作为新时期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并且在2014年10月20日,国务院在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将冰雪运动作为重要的潜力产业,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建设一批冰雪运动场地,促进体育消费。那时的东北便积极响应国家发展冰雪产业的号召,统筹了区域旅游业协调发展,促进了区域旅游一体化,将推动旅游业成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

  京张冬奥的申办,又再次助推了冰上和雪上众多项目在东北板块的推广与普及,掀起冰雪消费的新浪潮。借冬奥契机,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内蒙古还联合构建了“中国冰雪旅游推广联盟”,开启了冰雪旅游强势发展的大时代。仅从去年东北三省接待游客数据中就不难看出,冰雪旅游资源正在不断释放活力,冷资源正在成为热产业,冰雪经济正在推动东北当地经济发展。

  2017年,黑龙江旅游增长势头持续向好,全省共接待游客1.64亿人次、旅游业总收入190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35%、19.07%,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吉林全年接待游客总数19241.33万人次,同比增长16.06%;实现旅游总收入3507.04亿元,同比增长21.04%,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98和5.9个百分点。而辽宁省,仅元旦小长假,全省旅游总收入便达到31.3亿元,接待游客447.1万人次,特别是抚顺冬季旅游市场域外游客同比增长40%以上。

  数据显示,迎着冬奥的热风,东北要实现旅游业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支柱,必须还要在原有冰雪产业的基础上,着重发掘东北冰雪旅游的文化内涵,结合东三省各地的历史、人文、民俗,创立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品牌,提高旅游产业的飞速发展,只有具有文化深度、独特魅力的自然、人文景观,才能把游客留住,让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同时,京张冬奥会的成功申办,预示着未来4年,北京和河北在大气污染方面的治理力度将进一步加大。这既是兑现与国际奥委会的承诺,更是作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良好的空气质量对冬奥会很重要,对市民日常生活更至关重要。北京市早已出台了《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和《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此外,中央政府批准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区域协同发展的率先突破领域之一,区域协同治理污染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河北将把环保、淘汰落后产能作为重要工作,冬奥会前河北的钢铁产能有望下降38%,但企业集中度将提升至45%,这将促使东三省老工业的复苏,使产业再次发展,进而提高人均消费水平,全面提升东北旅游产业的GDP总值。

  但三亿人参与冰雪计划具体实施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国家体育总局以宏观角度曾说过五项计划:

  一、推动群众性冰雪运动的开展。以经济优先发展为带动,以东北地区提升发展为重要基础,以华北地区、西北地区发展为重点,引领一部分南方地区推动发展;

  二、各地要因地制宜的建设各类适合各种人群活动的冰雪运动设施;

  三、在政策措施上下更大的力气。通过工商、税务、能源等政策的引导,让更多的社会资金、社会力量来投入冰雪设施运动建设和冰雪活动、冰雪比赛的进行;

  四、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冰雪体育社团,尤其是基层冰雪体育社团的作用;

  五、带动冰雪体育产业的发展。

  三亿人参与冰雪计划,在4年左右的时间里,将继续通过政府推动、政策拉动、规划策动、宣传鼓励等重要手段分步实施。而首要措施就是大力加强冰场、雪场建设,从数量上满足人民群众冬季运动锻炼需求。在实际施行时,政府首先以校园主导,以教育切入,将青少年作为项目主体,在全国近百所正规滑雪学校展开线下培训,再由他们向雪场、学校等单位进行扩散、推广;其次在原有冰雪场馆的基础上开展活动,据悉,在鸟巢北侧的滑雪场,特别开辟了冬奥项目体验区,设置了大部分冬奥项目的模拟体验,让游客集中式全面体验冬奥项目。并且鸟巢还将邀请冬季奥运会冠军以及青少年冰球队进行表演。预计在冰雪季期间,将有超过10万名游客在鸟巢学会滑雪、滑冰;最后,加大力度开展民间冰雪俱乐部,使冰雪运动从纯竞技项目向群众健身项目转型,从而普及和提升大众参与冰雪项目。

  并且当今的大数据时代,冰雪产业一定要依托互联网的力量,自2022年冬奥会主办权落定以来,BAT巨头旗下的体育部门就表示将建设线上冰雪运动社区。在“互联网+”影响下,冰雪运动行业将迎来行业黄金发展期,会持续有更多的电商巨头、创业企业以及资本涌入到这一领域中来,而建设互联网公司做O2O的体育场馆预定项目,能使人民群众最快捷的了解到家门口有哪些冰雪上项目,促进全民参与冰雪运动。冰雪旅游和培训等O2O服务也将成为冬奥中间的亮点。

  年初,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17)》显示,2016年至2017年冰雪季,我国冰雪旅游市场规模达到1.7亿人次,冰雪旅游收入约达2700亿元。中国旅游研究院和途牛旅游网联合发布《中国冰雪旅游消费大数据报告(2018)》显示,2016—2017冰雪季我国冰雪旅游人均花费1577.2元,人均停留天数2.6天。相比2016年888.2元的全国国内旅游人均花费,我国冰雪旅游人均消费金额是国内旅游人均花费的1.78倍,冰雪旅游俨然成为高消费旅游新业态。与此同时,民众参与度的提高也推动着冰雪运动的南移,越来越多的冰雪场在上海、广州、深圳等南方城市落地生根。京张冬奥会的申办成功无疑将会大大提升中国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和冰雪运动爱好者的参与程度,释放整体民间活力,改善中国“夏热冬冷”的旅游局面,从而促就中国三亿人参与冰雪项目的顺利实施。

  机遇代表挑战。目前,北京正在积极化解非首都功能,所面临的难题也是空前巨大。4年的时间,将张家口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改造成现代化城区困难重重。但这一区域,将率先建立跨行政区域生态机制。这块即将举办冬奥会的土地,也将紧跟“十三五”规划的针对性、创新性、整体性、奠基性特点,围绕“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借助体育产业发展的有利时机率先发展,成为深化改革的前沿地带。

  作者:于宏程

新浪体育公众号
新浪体育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体育资讯、趣闻和视频,更多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sports)

推荐阅读

阅读排行榜

体育视频

精彩图集

秒拍精选

新浪扶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