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有辐射热:设施完善交通便捷 就业机会更多

2015年08月04日17:39    法制晚报 微博 收藏本文

  法制晚报讯(记者 黎史翔)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让北京成了世界上首个既举办了夏季奥运会,又要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城市。虽然成功举办了2008年夏季 奥运会的北京已经积累了不少大赛经验,但对于冬奥会来说,首次申办成功的北京还需要借鉴此前东道主的成功经验。

  在冬奥会历史上,加拿大可谓有着丰富的经验。加拿大是最近30年中唯一举办了两届冬奥会的国家,分别是1988年在卡尔加里举办的第15届冬奥会和2010年在温哥华举办的第21届冬奥会。最近一届的温哥华冬奥会无论在经济发展、交通规划,还是在环境保护、人文考虑上都上了一个台阶。

  按照国际奥委会的要求,奥运会东道主都要进行“奥运会影响工程”,由初始阶段、奥运会前、奥运会期间和奥运会后四部分组成。加拿大世界级顶尖研究型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UBC)的多名学者组成了研究小组,历时12年,成就了温哥华冬奥会“奥运会影响工程”研究报告。

  《法制晚报》记者近日采访了该研究小组的组长罗伯特-范温斯伯格教授。他表示,温哥华因冬奥会改变了很多,有了更加便民的公共交通,以及更良好的国际声誉,所有场馆也都在奥运会后得到了再利用。

  场馆建设:严格控制成本上限 很多场馆采取翻新利用

  第21届冬奥会于2010年2月12日至28日在温哥华和附近的滑雪胜地威斯勒举行。分析指出,尽管本届冬奥会不是投入最多的,但是在全球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能够顺利举行,东道主可谓绞尽脑汁。

  据报道,在全球经济陷入僵局后,当地政府不得不将原先预估的百亿收入重新评估至38亿美元,同时将举办奥运会的直接成本重新调整为7.3亿美元。

  尽 管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但是温哥华组委会从未放弃利用冬奥会将当地经济拉出衰退阴影的努力。为了控制成本,温哥华奥组委从往届亏损的奥运会中汲取经验,在场 馆建设成本方面制定了严格的上限。竞赛场馆大部分为已有建筑翻新利用,新建场馆只有冰壶场馆和用于速滑比赛的里士满椭圆体育场。占地面积12.6万平方米 的奥运村已经是场馆建设中的“巨无霸”工程了。

  范温斯伯格告诉记者,温哥华冬奥会的9大比赛场馆、2个训练馆和6个非竞赛场馆并没有进行任何的土地使用改造,都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重建或是新建,为冬奥会建造的唯一永久性住宅是冬奥会和残奥会的奥运村(位于温哥华和威斯勒地区)。

  例如温哥华奥运会/残奥会中心是在现有的砾石停车场上建立的,里士满椭圆体育场是在原先开发的“棕地”上建造的(brownfield site“棕地”是被遗弃、闲置或不再使用的前工业和商业用地及设施),威斯勒的赛场则是在原先的木材采伐区建造起来的。

  基础建设:居民花少量金钱 即可享受更便捷的交通

  在提交给国际奥委会关于2010年冬奥会和残奥会的长期影响报告中,研究发现,无论是居住在温哥华还是威斯勒及其周围的居民,都非常享受因为奥运会建设的交通基础设施。

  范温斯伯格告诉记者,“从这点来看,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许多城市居民这么积极地举办这样一项大型赛事了。”

  范温斯伯格指出,在冬奥会举办地竞选之前,地区政府和省政府都知道需要为基础设施工程进行融资,其中包括海天公路、捷运加拿大线等,在这些工程中,温哥华冬奥会联邦政府、省政府和当地居民都提供了大量的协助和支持。

  报 告指出,在加拿大联邦政府和省政府为这些交通工程投入的资金中,每12元中只有1元来自温哥华和威斯勒居民。范温斯伯格说:“当地居民只需花费少量金钱, 日后就可享受很好的基建设施。对使用公共交通、喜爱滑雪和从事旅游业的人士来说,举办冬奥会是一次划算的交易。”

  此外,为了促进在温哥华的公共交通使用,当地交通部门还推出了多项举措来直接降低人们使用公共交通的成本,其中包括向学生提供交通费用折扣、向企业雇员提供交通折扣,还有针对节假日的“特殊费用卡”。

  经济影响:创造众多就业机会 会后一年实现收支平衡

  范温斯伯格告诉记者,经济方面,在温哥华冬奥会举办前后(2003年至2010年),预计在加拿大BC省增加了38530至51510个就业机会。这些就业机会主要集中在建筑、运营和旅游行业。

  2010年12月,温哥华冬奥会组委会公布了最终的财务报告,该报告显示温哥华冬奥会的总支出为18.6亿美元。在该报告公布的几小时前,加拿大政府有关部门表 示,温哥华冬奥会已经为BC省带来约25亿美元的总收入。这样,在冬奥会结束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已经实现了收支平衡。

  财务报告显示,冬奥会的门票收入为2.603亿美元,其他主要收入来源分别为加拿大本土赞助商、国际奥委会赞助商以及国际奥委会。

  该报告称:“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在冬奥会期间前来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游客数量还是有显著增长。在2010年的前三个月,温哥华和威斯勒的酒店营业额同比上涨1.28亿美元,饭店和酒吧的营业额也同比增长1.27亿美元。”

  会后利用:部分场馆成公众娱乐设施 奥运村变身经适房

  调 查结果显示,2003年时,加拿大民众中只有53%的人支持举办冬奥会,到了2009年12月临近冬奥会举办时,民众的支持率已经达到了70%。范温斯伯 格表示,整体来说,国民并未从冬奥会获得丰富的经济回报,但国家归属感和光荣感却通过冬奥会大大获得提升。范温斯伯格称这为“红手套效应” (red mitten effect)。

  红手套是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上最受欢迎的纪念品,原本用作为加拿大选手筹款。“红手套已成为2010年冬奥会成功提升国民爱国情节、认同及光荣感的象征。”范温斯伯格说。

  此外,为了冬奥会兴建和改造的场馆,在冬奥会后也“为民所用”,很多场馆都转变成了多用途的公共娱乐设施,温哥华奥运会/残奥会中心在奥运会后就转变成了多用途的“社区娱乐场所”,设有公共图书馆、游泳池和溜冰场。

  威斯勒滑行中心在赛后也用作体育训练和比赛场所,同时允许公众使用。“巨无霸工程”——位于温哥华和威斯勒的两个奥运村最终一部分用于市场开发,一部分作为经济适用房满足当地居民的住宅需求。文/记者 黎史翔

文章关键词:冬奥会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