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乒赛四项大满贯得主曹燕华:我的人生没有遗憾

世乒赛四项大满贯得主曹燕华:我的人生没有遗憾
2019年07月19日 14:21 新民晚报新民网
曹燕华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孙佳音 摄 曹燕华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孙佳音 摄

  新民晚报“上海时刻”出品

  一身白色套裙,搭配高跟皮鞋,以及窈窕的身材,57岁的曹燕华是风风火火的,也是温婉笃定的。晒着太阳,喝着茶,聊着天,她好几次说,“我的人生,真没有什么遗憾”。

  是的,在她打球的年代里,她揽获了一个职业运动员可以想象的所有荣誉,先后获得世乒赛女团、女双、女单、混双冠军。哪怕是自己没能赶上的奥运会,弟子许昕在2016年也加冕了男团冠军。在她的人生道路上,作为一名优秀运动员,她难得地享受恋爱、结婚、留学、出国、生子、经商,几乎一样没落。与前夫施之皓因了解而分开,现在又有了新的丈夫和生活,“他是一个超级大暖男,很帅,而且很高。恩,比我要高出一头多。”说这话时,曹燕华是骄傲的,也是娇羞的。

  第一块红双喜,五块钱整

  “不到两岁,我就跟着两个姐姐,开始捡球。”一般的公开资料里,曹燕华五岁起练习乒乓球,但她纠正说自己从会走路起,便跟在爸爸、堂哥和姐姐们后面,“像个地老鼠,钻来钻去,活络得不行,帮他们捡球。”不过,真正开始学习乒乓球要在五年以后,小学一年级,曹燕华在虹口区幸福村小学开始了有规律的训练,“学校有八张标准球桌,每天天没亮,先去练一会儿,回家吃早饭,然后再去上课,下午放学后再练。”一年后,曹燕华有了自己的第一块红双喜球板,“要五块钱,算是一笔‘巨额’投资,很少有家长舍得给孩子买那么贵的乒乓板,我爸爸那时候每个月的工资也就三四十块钱,但他看我打球有天赋,咬咬牙,给我买了这块红双喜。”曹燕华回忆说,也喜欢打球的父亲为自己在乒乓球的奋进道路上树立过很多目标,几乎都被她提前一一完成了。不过关于她后来几乎拿到手软的“世界冠军”,当年曹爸爸从未曾敢想。

少女曹燕华 资料图少女曹燕华 资料图

  吹过的一个牛,世界冠军

  “我在虹口区少体校的师父叫王莲芳,就是朱广沪的太太。阿拉王莲芳真的水平高,她当年挑的12个队员,10个进了国家队、省市队和部队。”曹燕华一句一个“阿拉”,对恩师感激里更有亲切。她在王莲芳手下四年,从正胶改打反胶弧圈球,从区少体校到上海队试训,再到代表上海二队参加全国比赛,一路平顺。“1977年,在卢湾体育馆,徐寅生、李富荣来了,我被领到主席台,这可都是只在电影里看到过的人,我手足无措,头也不敢抬,吓得眼睛只敢看着脚尖。”从小天不怕地不怕的曹燕华,原来也有胆怯的时候,“我记得李富荣当时问我,‘你想拿世界冠军吗?’,其实是真的从来没想过,我一个区少体校的,都还没进市队,哪里敢想世界冠军。但我犹豫了下,说‘想的’。”说完,曹燕华哈哈地笑了,她打趣自己说,“这辈子真还没胡乱吹过什么牛皮,这算一个,最大的一个。”

  没承想,一个多月后国家队调派她参加访欧比赛,15岁的曹燕华也没辜负伯乐们的慧眼:“跟外国人打,一场也没输。回国后都没回上海,就留在国家队了。等于我从区少体校,直接跳进了国家队,跳了四级,这个纪录估计现在也还没人能破。”喜悦和骄傲,哪怕42年过去,依旧新鲜动人。

曹燕华观看比赛 资料图曹燕华观看比赛 资料图

  年少风头无二,差点退回

  虽然很感激徐寅生、李富荣的厚爱和赏识,也自信自己的天赋,但曹燕华回忆说自己刚进国家队的日子,过得“很懊丧”。野路子出身,没经过真正的系统性训练的她无法适应国家队高强度的训练,“而且跟人打球,每次都是我失误,我去捡球”。但很快,球感和聪明又一次让她脱颖而出,没人敢再看不起她。1978年1月的队内大循环比赛,“那可是全世界最难打的比赛,24个人要打23场,没一个人我觉得打得过,但做梦也没有想到,我这个游击队打法,不按常规套路出牌,大循环下来,我只输了一场,小分比下来居然第一。”不光队内比赛成绩好,亚锦赛、亚运会,1979年还报上了世乒赛团体赛,17岁的曹燕华在队里风光无二,自然也成为了“众矢之的”。

  “那年世乒赛输了,他们说要把我退回上海队,让我知道自己姓什么。一路报到徐寅生那里,徐指导说再给年轻人一次机会,就留了下来,那肯定要卧薪尝胆的。”曹燕华笑说自己年轻时候个性突出,又爱打扮,是不好管的“刺头”,不过真正让她感觉到被退回危险的是被筛查出澳抗阳性,“就是乙型肝炎,当时有一个得肝炎的已经被送回原籍了,还好我这个转氨酶并不高,他们就把我安排在厕所旁边的一个套间里单住。”

曹燕华和儿子同徐寅生夫妇 受访人供图曹燕华和儿子同徐寅生夫妇 受访人供图

  每月一双球鞋,也曾吃苦

  后来这个走廊尽头、垃圾桶旁的套间还住过世界冠军邓亚萍,“他们说这个房间很旺的呀”。才半分钟,曹燕华已然忘记了自己差一点被退回上海队,甚至差一点就此被肝炎终结运动生涯的处境,得意于1979年周兰荪担当她的主管教练后,自己仅仅花三个月便彻底升级了打法,“全台正手弧圈,在当时的女子运动员来说,肯定算是最先进的。”1980年,曹燕华获得七次公开赛冠军,迅速确立了自己国家队“一姐”的位置,“一年内就没输过球,那时觉得,世界冠军应该不远了。”

  话,说来轻巧,其实练得也很苦。这一年里,曹燕华好几次多球训练时人虚脱了,倒在地上,甚至测不出心跳来,“可能是心跳超过两百了,想想也蛮吓人的”;这一年里,曹燕华大概每个月要穿坏一双球鞋,“我这个打法要全台跑,摩擦又大,最吓人的时候,新鞋上脚五分钟,脚底的颗粒就磨没了。”

曹燕华捧着奖杯 资料图曹燕华捧着奖杯 资料图

  夺冠前能酣睡,另有故事

  不过单打世界冠军没来得那么快。1981年第36届世乒赛,曹燕华在决赛中遇到队内比赛从没有输过的横板削球手童玲,“领队来找我谈,友谊第一,我没有任何一点不情愿,一句还价都没有,我说‘放心吧,没问题’。当时还要输得好看,我就2:3输的,真没任何一句怨言。”时过境迁,曹燕华几乎没有停顿地说,“当时非常有自信,心想下一届总归可以拿回来的。”

  的确,两年后第37届世乒赛,她不仅在8进4的时候再遇童玲轻松取胜,还一路闯进决赛,并在最后的决赛中战胜了韩国选手梁英子,加冕冠军。有一个广为流传的细节,是决赛前女队主教练张燮林在嘈杂的体育馆隔出一个“小间”,曹燕华便呼呼地睡着了,此番向她求证是否真的神经那么粗壮,她又哈哈地笑了,解释说一方面是因为世乒赛打足两周的确疲累,“还有嘛,当时前一晚跟两个小姐妹去一个我的追求者家里看录像了,1983年录像带吸引力很大的呀。”一直看到早上五点,又打了上午的半决赛,自然累得睡着了。

曹燕华与施之皓 资料图曹燕华与施之皓 资料图

  23岁宣告退役,为了爱情

  曹燕华笑说,张燮林当时便去跟徐寅生汇报,“肯定能赢的,她居然睡着了”。后来也果然赢了,赢了这一届和下一届;赢下了女单,也赢下过女团、女双、混双的世乒赛冠军。尽管运动生涯不长,尽管没能等到乒乓球项目正式进入奥运会大家庭,在23岁时候便早早挂拍退役,但曹燕华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荣获56项冠军,其中世界冠军7项,“到了这个年纪看,也不遗憾。我的人生中,我想要的,我都拿到了。如果说真的留了一个小小的遗憾,那让我有动力,后来开了一个乒乓球学校。”

  但当时,对女青年曹燕华来说,爱情最大。“施之皓是我初恋,上海人,长得又帅,捉牢不肯放掉的。”于是,1985年拿下世乒赛女单和混双冠军,回国第二天曹燕华没写总结,直接交了一封“告别信”,便提着行李回到了上海,投奔爱人的怀抱。后来两人结婚、出国、生子,直到1995年一起回国。

曹燕华性格十分豁达乐观 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孙佳音 摄曹燕华性格十分豁达乐观 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孙佳音 摄

  对许昕刮目相看,就一句话

  1996年底,做建筑材料生意赚了些钱的曹燕华接手承办了一场乒乓球的颁奖活动。“那次,我把新老世界冠军,健在的都请来了,邱钟惠说这样的活动要是每年都能办就好了,我一下子就觉得,其实我离不开乒乓球。虽然也曾经恨过,怨过,说再也不碰乒乓球了,但就那一刻,我还是想为中国和上海的乒乓球,做点事。”

  于是,曹燕华开起了学校,成了曹校长:“当时也是胆子大,把唯一的一套房子也卖了。还好大家帮忙,学校刚开的时候,红双喜就半卖半送给我三四十张球台、还有服装、挡板和球,基本上是送给我的。他们是支持我,也是支持上海的乒乓事业。”

  摸着石头过河,如今的曹燕华乒乓球学校占地面积超过7000平方米,有两层训练球馆,一层比赛用地,培养出包括许昕、尚坤等国家队球员。“许昕刚来的时候,我并不看好他,直板技术当时已经落后了,但他就一句话打动了我。”曹燕华回忆说,别的教练和队员看到她都战战兢兢贴着墙根走,11岁的许昕却主动找到她,“他说,‘曹校长,老练球有什么意思,我爱打比赛啊’,就这一句话,够了。”

  说起爱徒,曹燕华眼神里闪过骄傲和欣喜来,甚至比自己当年夺冠更自豪和满足。(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孙佳音)

曹燕华和许昕 受访人供图曹燕华和许昕 受访人供图

  相关链接

  曹燕华1962年出生于上海。5岁起练习乒乓球,1977年进入国家队,2年后收获自己的第一个世界冠军头衔。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荣获56项冠军,其中包括世锦赛女团、女单、女双、混双冠军。1983年、1985年被评为全国十佳运动员之一。曹燕华1985年11月告别运动员生涯,2002年获得中国乒乓球杰出贡献奖。

推荐阅读

阅读排行榜

体育视频

精彩图集

秒拍精选

新浪扶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