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里约女汉子后顾之忧 沪残联帮残疾人运动员就业

2016年10月16日11:48    解放日报 收藏本文

  在里约残奥会上,上海军团收获9金10银3铜。其中,嘉定残奥选手表现抢眼,获得5金2银1铜的好成绩。轮椅竞速选手邹丽红获2金,并在T54级女子轮椅竞速4×400米接力中破世界纪录;轮椅击剑选手周景景更是独得3金1银。这些“里约女汉子”是如何炼成的?

  不幸已经发生,不能就此沉沦

  32岁的邹丽红在1岁7个月时右腿落下残疾。“当时还没有记忆,等到上小学、初中时,才知道自己和别人在身体上的不同。十几岁时我告诉自己,我一定要用实际行动去证明,正常人能做的,我也能做到。”经过努力,2008年年底,24岁的邹丽红入选上海残疾人体育训练中心练习轮椅竞速。

  轮椅击剑选手周景景今年29岁,3岁时因高烧引发小儿麻痹症,导致双下肢瘫痪。周景景说,上小学的第一天,其他孩子看着坐在手摇车上的她,都露出了异样的目光。“进教室前有一段台阶,手摇车上不去,我在众目睽睽之下爬进教室,真的很痛苦。后来我暗暗下决心,以后一定要活出点样子来。”

  25岁的坐式排球运动员王亚男是长大后才遭遇终身残疾的,身心上受到的痛苦更大。2008年时,王亚男在上学路上遭遇车祸,失去左腿。性格倔强的王亚男一度对生活失去信心,天天缩在家里吃饭睡觉看电视。“后来,我慢慢想明白,车祸确实改变了我的人生,但我不能就此沉沦下去。我想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最终,王亚男参加了村里的健身队,并在2010年时到上海残疾人培训中心学习坐式排球,成为一名残疾人坐式排球运动员。

  残联四处奔走,解决后顾之忧

  对残疾人运动员来说,要克服身体上的缺陷,唯有付出比常人更多的汗水。

  在邹丽红的日常训练表上,每天上午要进行拉手韧带、举哑铃、做胸推等训练,下午要完成每天10公里的基本训练量。高强度训练让邹丽红的双手布满了老茧,手指骨节也比同龄女孩要粗大很多,身上小伤小病不断。而对于轮椅击剑的运动员来说,要坐在固定的比赛轮椅上,无法在剑道上前后移动。缺少了腿部和腰腹力量的配合,运动员的“手上功夫”必须更加精熟,训练强度极大。周景景说:“集训期间,每天要把同一个技术动作重复练成千上万遍。每天练完,浑身像散了架一样。”王亚男也饱受伤病困扰。在前期备战中,她十字韧带不幸撕裂,去年做了膝盖半月板手术。但她顶住压力坚持训练,并且有效控制了伤病复发,水平也有了较大提升。最终,她和队友一起在里约收获了坐式排球银牌。

  为了让运动员心无旁骛地训练比赛,去年初,上海市残疾人体训中心和嘉定区协商,希望解决邹丽红、周景景和王亚男的就业问题。虽然她们注册为上海残奥运动员,但户籍都不在上海,一直没有解决工作。嘉定区残联工作人员四处奔走,积极协调相关单位,最终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上海希望金属涂装有限公司吸纳了她们,让她们有了固定收入并缴纳了社保,解决了后顾之忧。本报记者 茅冠隽

文章关键词:里约残疾人残联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