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打王28日江湖重启 竞争浪潮中国武术向前迈进

2017年10月21日23:02 新浪体育
赛事海报

  2005年,当红火的中国《散打王》悄然中止的时候,国内的职业格斗市场实际上并未成型。

  那时候,K-1只是个遥远的标签,虽然中国选手98年就远赴日本参赛,但是国内却很少有人看到过K-1的视频;职业拳击是外国人赚大钱的玩意,而中国的职业拳击还在昆明等犄角旮旯的偏远之地挣扎;当下红遍世界的UFC在那个时候亏空巨大,ZUFAA公司也是在2005年投入所有赌注拍摄了TUF终极斗士,做出了最后一博。

  12年后的2017年10月28日,在北京奥体,当年办《散打王》的那些人从睡梦中醒来,希望重启这个IP。但是中国的武道江湖也不再是那个他们当初启蒙的时代。

  虽然中国武术的拳峰上依旧是那个味道——但是在舶来的MMA规则、K-1规则、泰拳规则、以及纷繁众多的金腰带和冠军头衔已经让中国拳迷们眼花缭乱的时候,中国武术协会派出的散打高手,不能只强调《散打王》的情怀,也要与时俱进。

  一 与时俱进求变

  变则通。

  中国武术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我们国家实力提升后,软实力对外输出的体现。

  日本人通过奥运会向世界输出了柔道和空手道;韩国人通过奥运会输出了奥运式竞技跆拳道;欧美则输出了西洋拳击。而中国武术的神奇则还在电影屏幕上吊威亚。

  2005年前,中国《散打王》做了一次自己的现代尝试,而12年后,他所面临的竞争之激烈,是12年前所不可想像的。

  中国散打和中医一样,需要现代化的包装和印证。

  当年的中国拳迷对于擂台是懵懂的,没有这么多的对比。而现在,中国的武术文化、特别是职业竞技的输出面临着诸多的难题。

  在过去,我们的体育理解与体育人的观念是以奥运会为主体进行认识和设计的。所以散打一开始走的是体育竞技的道路,而不是按照职业运动来进行规划的。这就使散打规则从一开始制定上,学习的是类似柔道和摔跤一样的加分制,更为强调动作的到位和点到即止,而不是强对抗。 虽然早期参加《散打王》的中国选手的实力都非常强悍,所以消极搂抱等情况比较少。但是从职业体育的观点来看,如果拳手自己不能充分理解对抗的重要性,裁判也不能很好地执行规则,那么好的想法在实际运用中会变成灾难。

  12年后,中国要做体育大国更要做体育强国,职业体育、社会化成为时代的标签。所以只提情怀,按照12年前那样做《散打王》肯定是不行了。

  二 规则的进化

  目前在国内,每年的各种自由搏击、MMA、泰拳赛事已经达到了300场以上。

  《散打王》在激烈的眼球竞争中,面临着两大难题。

  首先是《散打王》原来的规则体系落后,需要按照现代普遍接受的职业规则进行再创设。

  以2003年的散打王规则为例,当时的规则是加分制,跳起空中飞踢或者旋着踢竟然加5分,而击倒摔倒只加2分。这种规则有可能形成双方在擂台上互相跳着踢,因为你击倒对手一次强读都没这个跳起来踢中对手一脚得分多。看着两人在擂台上像陀螺或者跳芭蕾舞一样转360度踢,也是一景。

  此外,散打的快摔一直是区别于其他赛事的特色,但是如何界定快摔,让其更适应电视转播。如何对快摔的得分进行定义,一直是一个难题。

  从主动进攻方加2分被动反击加1分到先后倒地不得分,再到最近几年外战中的禁止主动抱腿,甚至借鉴早期K-1的规则,禁止接腿多次发力。几乎每次散打的比赛前都会有新的规则讲解和理解,使得原本经验就不足的裁判们无所适从。

  搂抱、主动搂抱一直都是站立格斗赛事力求避免的问题,就是强调内围缠斗的泰拳也是要在缠抱中不断做动作。但是搂抱或者警告才罚一份,我回旋踢两次得了10分就可以在剩下的2回合里消极跑了,反正你裁判拼命罚也罚不出我10分来。

  复活的《散打王》修改了自己的规则,采用了和国际职业武道接轨的10分减分制,以每回合占优势拳手得10分,劣势拳手得9分,击倒或者遭受重击强读8秒一次扣1分的规则,全面和国际接轨。

  这也是《散打王》空窗期的这12年里,中国散打国家队参加的一些外战总结出来的规则体系。其中摔法被整体放进了拳手对比赛的控制中进行考量,而不再等同于一次击倒,这一点接近了泰拳的扭摔。

  不过,这次复活的《散打王》没有放开国内此前一些中泰对外交流赛事中放开的顶膝,也没有放开任何肘的进攻动作,稍显保守。

  有人问,为什么散打要学减分制,要学习西方的规则,不能坚持我们自己的。

  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因为散打运动无论业余还是职业规则比赛体系的建立就是向西式学习的结果。老祖宗的方式是戏台擂台,没有什么得分,一横一竖、站着的赢,躺下的输,现在还这么打么?都说老的好,旧的是国粹便不能改,那不是谦虚的态度。

  中医望闻问切、但是现在去中医医院确诊,都用西医检测方法。学习别人优秀的地方没有坏处,重要的是融入自己的,拿来别人好的为我所用,而不能抱残守缺。

  中国散打规则的进化,实际也就是散打走向世界,为世界武道普遍认可和接受的进化。

  三 怎么吸引大牌?

  以前的《散打王》打得很热闹,中泰、中美的比赛都很受关注,双方协议的临时规则有的现在看来很搞笑,比如中国散打对职业拳击的一方穿鞋一方不穿鞋。

  而有的规则如《中泰规则》,则不断进化,为当下的中国散打外战所接受。

  但是,12年前,中国观众还没有那么挑食。找一些国外不入流、平时打工,没有什么头衔,晚上训练2个小时的职业拳击选手来比赛,就能吸引观众;找几个在泰国打过比赛的选手就是泰国高手,来和中国专业体制下每天训练的高手对抗,赢得很是精彩,遂自我熏熏。

  但是真的打开了大门后才发现,我们散打的规则和训练体系都有着很大的问题。

  首先散打规则在国际上没有什么人真的练,因为你散打没有职业赛事,赚不到钱,所以真正主流的国际武道是K-1是泰拳WMC、WBC泰拳。

  在《散打王》的空窗期,《武林风》从一档电视节目开始崛起,做了二次启蒙。

  随后——《英雄传说》、佛山《中泰对抗》、《昆仑决》、《勇士的荣耀》这些格斗赛事纷纷登场。

  通过他们,中国拳迷开始认识到了K-1的大牌、认识到了泰拳的拳王体系,也真正见到了中国武道在世界版图上的实力,并没有我们以前认为的秒杀一切。

  一些散打高手走出去,练别人的规则,发现了我们在拳法上的落后。而拳迷们也明白了,中国散打这种擂台技术体系在世界职业站立格斗上的非主流。

  要想推广散打,除了我们自己的规则体系要确立有效外,还有一个就是吸引国际大牌、吸引那些在其他赛事有过认证的国际顶级拳手前来参赛进行印证。

  职业体育,参加的拳手是以获得出场费和奖金为目的的,最直接的吸引力就是钱。12年前的2005年,中国的GDP还只有2.2万亿美元,是美国的1/6、日本的1/2。而现在,中国的GDP已经是12万亿,是美国的2/3,日本的3倍。

  中国人有了钱,我们的格斗赛事也有了钱,可以请得起国际顶级拳手前来参战。

  当下中国最好的踢拳选手,他们的单场出场费是日本新K-1冠军赛的3倍。频繁的外战,请外教,走出去学习,促进了中国自由搏击职业格斗的水平提升。

  相信随着《散打王》出场费的刺激,也会形成一个漩涡,使得更多的、在其他赛事中有过印证的高手来学习散打技术,触类旁通,提升中国散打的擂台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四 输出的是文化

  散打是武道格斗的一种。但是散打绝对不仅仅是擂台上的一种格斗,他还是一种符号承载着中国文化。

  当今世界,不缺自由搏击踢拳比赛,也不缺泰拳比赛。但是缺一种新颖的,有深刻中国符号内涵的格斗比赛。

  柔道服和空手道服那是日本贡献给世界的;拜师礼和悠扬的音乐,那是泰拳的。

  这就是武道文化的符号内涵。中国散打、《散打王》不仅仅要搭建一座擂台,还需要通过擂台去输出我们中国人的思想境界,让他们明白中国武的道理。

  记得,以前在以前《散打王》的一次中外之战中,一名中国散打高手将对手快摔抱起离地后,没有狠狠地将对手摔在地上,而是轻轻地放在了擂台上。那就是一种中国武道思想的传达,一种以武会友的惺惺相惜。

  拱手礼、中式对襟、甚至擂台赛场设计、擂台女郎、赛前表演等等,都可以更有中国味道,传达中国内涵。

  12年重启,《散打王》需要进化,我们也需要新的文化输出方式。伴随着GDP钱包的增长,我们的眼界也要比12年前更广阔。(周超)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标签: 武术散打擂台

相关阅读:

加载中,请稍候...

推荐阅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