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 体育沙龙 | 国内足坛 | 评论 | 国际足坛 | 综合体育 | 篮球 | 视频直播 | 中国足球职业联赛 | 甲A竞猜 | 奥运足球预选赛 |
  新浪首页 > 竞技风暴 > 综合体育 > 游泳 > 体育参考 > 新闻报道
 


走近中国跳水第一女帅于芬

http://sports.sina.com.cn 1999年11月15日 20:30 体育参考

  在中国体坛的教练队伍中,来自湖北的 女帅于芬绝对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一个伏 明霞就足以撑起她事业的大半 边天。然而, 在她执教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远远不止伏明 霞这一个“闪光点”。

  走近中国跳水第一女帅于芬

  1979年,正在国家队效力的于芬由于视网膜破口提前结束了自己的运动员生涯,80年,不足20岁的她成为湖 北省跳水队最年轻的教练。

  “说实话,当时我并不喜欢做教练,因为我一直在运动队环境长大,很少读书,感到自己身上缺少的东西太多了。可 那时省队缺人,我只有边干边学。”于芬坦率地说。

  淡看闲云 照直走路

  作为中国体坛的名帅之一,于芬也是一个颇有争议性的人物。在很多人眼里,她好强甚至有些“霸道”,难免招惹许 多是非。对此于芬说:“我当然知道别人怎样看我,有些对我有益的意见我会接受,但有些出于不同目的的非议我不会也没有 精力去理会,一味地削足适履,只会丧失自己的个性,妨碍我的事业。”

  于芬称:在她近20年的教练生涯中,她总结出的一条最成功的经验就是“抓主要矛盾”。而在运动队中,最主要的 “矛盾”就是运动员的成绩。“我控制不了外界的舆论,但我可以控制自己的行动和安排。别人说闲话的时候我加班,别人放 假我不放假,只要我还在教练的位置上呆着,培养队员、创造成绩就是我的首要任务,没有人能干涉我这样做。总不会有人说 :“于芬你能不能少练一点吧!”

  她接着笑道:“也还真有人劝我少练一点,但那是有些朋友希望我见好就收。他们觉得我的队员该得的金牌都得了, 没有必要再为金牌数的增加而玩命。但我是个照直走路,不爱回头的人,得过的金牌都已成为过去。因此对于我来说,每一次 大赛都是一次新的挑战,每一枚金牌也只是对当时成绩的肯定,并不是简单的数字积累。就目前来说,伏明霞能否参加悉尼奥 运会,能否再次获得金牌,是对伏明霞能力的考验,也是对我这个教练的又一次检验。”

  在于芬担任湖北省队教练之时,就带出了象李青这样的世界级选手,在将伏明霞带到国家队之后,更是遍得所有世界 大赛的金牌,组建清华大学跳水队不久,伏明霞复出又是尽显风光,在刚刚结束的全国跳水锦标赛上,清华大学男队的李成伟 又与广东选手胡佳配对获得男子10米跳台冠军,在外人眼中,于芬的执教之路真可谓一帆风顺。

  于芬自己也承认,如果仅从成绩上看,她确实算是教练当中比较幸运的,但她认为:“上帝是公平的,他给了每个人 机会,关键看你是否能够把握住。事实上,我也遇到了和所有教练相同的困难,如选材、训练和外部环境等方面,但如何以一 种积极的态度去解决这些困难就表现出不同教练的不同之处。”而于芬解决这些问题的“法宝”依然是“抓主要矛盾,然后纲 举目张”。

  要么不做 要么做好

  没想到于芬这一干一干就是20年。在于芬手下,一个个队员从荆楚大地来到国家队,并扬威国际赛场:在1988 年的汉城奥运会上,李青获得女子3米跳板银牌,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和1996亚特兰大奥运会上,伏明霞获得3 枚奥运会金牌,同样在亚特兰大,首次参加奥运会的肖海亮获得男子10米跳台铜牌。于芬也在她的“作品”不断“问世”的 同时逐步迈上了她事业的新台阶:1988年,她正式成为国家队教练,1993年被提升为中国跳水队副总教练。

  从当初勉强为之,到后来战果辉煌,于芬的执教能力得到了充分地体现。她笑着说:“大家所说的‘能力’可能体现 在我的个性上——凡事要么不做,要么兢兢业业地做好。”于芬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在圈内人中是有口皆碑的,她训练时的严 厉常常伴着她那喊到几乎沙哑的嗓音,她管理时的“不近人情”总是先使自己没有喘息之机……更重要的是,她所做的一切充 分体现了一个授业者的强烈责任心。她曾对记者说过这样一段话:“每个孩子到我这里来都是希望得到健康地成长和良好的发 展,我必须充分地挖掘他们的潜力,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才能不辜负他们进队的初衷。况且培养队员不像使用机器,机器坏 了,可以再换一台新的,可如果孩子废在我手上就毁了他们的一生,我没有理由不竭尽全力地帮助他们。”

  先善其身 再施其教

  记者在体育圈的采访中发现,于芬是最讲“学问”的教练之一。每次通话或相聚,于芬感慨最多的就是没有时间好好 读书。“刚当教练时还不以为然,可越到后来越觉得捉襟见肘,看来以后没有文化的教练必然处于被淘汰的位置。”

  为避免“被淘汰”的尴尬处境,她以一个成功教练的身份扮演起了辛勤的“读书郎”的角色。96年奥运会后,国家 队解散,所有队员回各自省市队,由于伏明霞宣布退役,于芬手头没有队员,便处于暂时的“真空”状态。这个时候,闲不住 的于芬背起了书包,成为北京大学博士班的旁听生。当时于芬仍然住在体委训练局,从位于北京东南的训练局宿舍到西北的北 大,要斜跨半个北京城,但于芬风雨无阻求学路。记者几次前往“探视”,发现散放在床头、桌上的书籍和电视里播放的英文 片显然已经超越了一般人所能理解的水平。

  也就是在这段时间,于芬的事业也面临抉择,是到国外读书或任教,还是继续留在国内寻找一个高薪职业。而此时清 华大学准备筹建跳水俱乐部,浓厚的书香氛围和跳水事业的完美结合成为她最理想的栖息之地。“我一直是知识的崇拜者,清 华大学也是我心目中的神圣之地,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耳濡目染中都能使我受益,平时有闲暇的时候我还可以去听听课,切 身感受一下名牌大学的知识熏陶。”

  可就是这个孜孜不倦的大龄学子却拥有年轻的教授头衔。去年,于芬就是清华大学正式聘任的正职教授。目前,“教 授”又迷上了体育心理和管理方面的学问。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于芬不仅仅会是一名成功的教练,还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和 一个具有丰富知识修养高素质人才。曾昕









 
  新浪首页 > 竞技风暴 > 综合体育 > 游泳 > 体育参考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