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的南京“火炉”映照着中国棋手一路飘红地冲杀在春兰杯赛,最终夺冠重担落在马晓春的肩上,11年过去了,这是中国棋手第二次坐在中国人举办的世界围棋大赛的决赛桌前,恍惚是弹指一挥间却很令人感慨。
11年前的1989年,当聂卫平和曹薰铉对决首届应氏杯冠军时,中国围棋被外界认为只有“一个半”棋手有能力争夺世界冠军。这“一个”棋手是聂卫平,“半个”棋手是马晓春 。当时,日本名誉棋圣藤泽秀行先生就认为,这“半个”棋手马晓春进步不快,至少要比他想象的慢。也许这就是“性格决定命运”。
果然,这11年来,马晓春是大红大紫浮浮沉沉,主要交替扮演着两种角色。一种角色是自他1995年两夺世界冠军后,人们预料的马李(昌镐)两人在世界上争霸的格局仅是昙花一现,但他一直是中国棋坛无法超越的领军人物。另一种角色是他在棋外,有被中国棋界巨头批评为“不争气”的潇洒。这方面演出的“新闻”怕不会比老聂少。从这个角度说,他和从顶峰上滑下来的老聂差不多少,大概只能算“半个”棋手而已。
但是,任何角色都是会转换的,这方面的马晓春,要比老聂灵活的多转换的快。老聂好像是不管人们怎么看待他,他是继续我行我素做他的“半个”棋手,就像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样,因而他是继续不振。马晓春是一看“情况不佳”便好自为之,从“半个”棋手转变成一个棋手,把他本人的“自救行动”搞得有声有色。这当然是好的一面。这也是他能够始终成为中国棋坛领军人物的重要原因。
不是吗,1998年在南京出的那个事件一夜传遍全国,你说马晓春身上承受的压力有多大,不少人士都为他的命运担心,但他随之闭门思过,从“半个”棋手转变成一个棋手地潜心研究棋艺。复出后居然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反而好运连连,甚至连输的棋也奇迹般地赢下来,从而一举打进三星火灾杯和G杯二个世界大赛的决赛圈,还一举冲破对李昌镐“十连败”的怪圈。其一时锋芒之盛,迫使韩国方面临时改变三星火灾的决赛日期,以期保住李昌镐的世界冠军头衔。你看,马晓春的这场“自救行动”扭转了乾坤,一时间,批评他的人都不由转笑了,称马晓春是“因祸得福”“哀兵必胜”“天不灭曹”。他就是有这种“化莫大压力为莫大动力”的本领,尽管这有时显得很被动,搞得很不好看,但马晓春就是这样有意思的人。
现在,正是多少凭着这种“特殊”的本领,今年上半年战绩相当不佳的马晓春,倒从中国人最看重的春兰杯赛上一路风风光光地走过来,走到了南京这个曾经伤心地,更是激醒他,鞭策他前进的特殊地方,这本身就是对他的一种压力,看来这种巧合是老天和中国棋迷一样对马晓春又爱又“恨”的结果,为他精心安排了一出“在哪里跌倒,又在哪里崛起”的悲喜剧。希望他一圆11年前聂卫平未圆的美梦,为中国夺得这个晚到11年的世界冠军,故我认为这次决赛的结果已不言而喻。老天更希望在11年后,在做“一个”和“半个”棋手之间游移不定的马天才棋手,不要再继续紧一阵松一阵,松一阵紧一阵,而是非常稳定地定格在前者。(小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