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亚运代表团的85枚金牌中,有27枚金牌是田径项目夺得的,可以说,作为基础中的基础,中国田径在大阪着实火了一把,中国东亚运代表队的胜利很大程度上是中国田径的胜利。
但是,也应该看到,中国运动员战果辉煌是建立在日韩田径整体水平不高的基础上的,而在本届东亚运动会上,中国田径也向人们展示了自己的另一面。
惟成绩论受到质疑
在中国田径代表团出国前,田管中心副主任尚修堂曾对本报记者说,中国田径此去大阪,主要目的就是在金牌总数上超过日本队,夺金目标是16枚以上,没有具体的成绩指标。这也为中国田径队定下了一个基调,即以夺金为主,只要夺得了金牌,成绩不成绩的不必计较。
第一天的比赛结束后,由于日本运动员被明显高估了,所以中国田径队变得很轻松,丝毫没有把成绩放在心上,女子5000米和10000米双料冠军董艳梅不紧不慢地跟着对手直到最后一圈,才突发神力超越对手夺冠,其夺冠的成绩根本不值一提,5000米与自己的最好成绩差了半分钟,与姜波的世界纪录差了一分钟多钟,可见,中国田径队实际上是在夺冠的基础上跑大阪练兵来了。
同样的原因,在女子三级跳比赛中,中国运动员任瑞萍在首次跳过13米80的成绩后,由于过于松懈,致使后面五跳全部犯规,但是这个成绩已足以保证她获得冠军,然而13米80的成绩是无论如何拿不出手的。
田管中心某负责人曾向记者表示,今后田管中心将以“惟成绩论”来衡量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工作业绩,除了在大奖赛、系列赛中用巨额奖金来鼓励外,还将对成绩稳步上升的项目实行重点扶持,但是,由于整个东亚运动会风向的转变,使这种想法受到了质疑。
弱势项目令人关注
在中国田径的40多个项目中,男子中短距离一直以来处于相对落后的局面。今年3月,前百米王周伟因服用违禁药物受到了停赛两年的处罚,周伟四、五年来在全国比赛中一直把持着第一把交椅,但他从未能在洲际比赛中压倒日韩选手,至于男子400米,十几年来一直是日韩轮流坐庄,中国男选手只有争第三的份。
但在东亚运动会上,陈海健获得了百米亚军,成绩是10秒31,而徐自宙在男子400米比赛中以45秒25的成绩打破了全国纪录,并获得了该项目的冠军。
这两个项目的稍有起色除了让人们眼前一亮外,更多的是一种启发,实际上,这是针对一种近年来甚嚣尘上的论点的反驳,该论点是:有许多田径项目并不适合中国人,而男子短跑就是最不适合中国人的项目之一。
持这种观点的不仅是男子径赛的教练,还包括田管中心的负责人。他们在今年春季以来,已经召开了多次讨论会,研讨中国田径的落后原因,许多田径教练反映,中国人的体质特征不太符合短跑运动员的普遍要求,看看世界大赛就会明白,欧美运动员的块头比我们大得多,在这种形势下,应该将田径的侧重点放到别的项目上。
这种论点的论据是在男子百米所有突破10秒的运动员中,没有一个是黄种人。
然而短跑并不是健美比赛,块头并不是决定一切的因素,况且,我们也不能针对多年来某项目战绩不佳就放弃这个项目,更不能加上“不适合”的大帽子,比如朱建华曾在83、84年三次打破世界纪录,但现在男子跳高已十多年一蹶不振,你说跳高适不适合中国人?
田管中心针对田径的弱势项目长期以来采取不管不问的策略,由于战绩不佳,中国男子短跑根本没机会参加世界大赛,亚洲比赛也常常放弃。如今,由于整体上向重点项目倾斜,又把“世界二流”的目标完全寄托在“攻关”项目上,使中国田径更加头重脚轻,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说,这两个成绩来得正是时候。
本报记者李斌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订手机短信顶级新闻重大时事世界焦点早知道
订手机短信重大赛事体坛动态突发消息尽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