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上午,工体北门东侧一群自发学英语的老人在川流不息的人流中很是引人注目。个头不高,戴眼镜的关淑月老人手拿自编的教材,用略有些夸张的口形念着英语短句,她周围簇拥着十来个同样上年纪的老人,认真地对着口形,不时在本上作记录。多数学生是关老师的舞伴儿。每天上午9点半,老人们在广场边上跳完舞,就开始一个小时的学说英语活动。
记者在偌大的广场门口一眼找到了这个英语角。学生们的手里都拿着一个小本,有的 学员把自行车座当成课桌。关老师耐心地纠正学员的发音,不时有人被他们的琅琅英语声吸引过去,驻足听一会儿,或跟着念。下课了,老人们用英语和关老师再见。还有3个老人在对笔记,“今天学的内容多,回去还要好好复习。”63岁的余大妈说。
今年65岁的关淑月退休前是中学语文老师。怎么想起教英语呢?关老师笑着说是大伙儿提议的。“去年9月,几个舞伴看见我和一个外国小孩儿用英语对话时特别羡慕,就提出来也想学。”
关老师说,几个老人学生都是从ABC开始学的,她教的也是一些比较简单的日常用语。除了这些固定的学员,每天还会有不同的新人加入他们的学英语的队伍。“我不是学英语专业的,每天下午自己都要备课。有时晚上做梦还想着教学的事儿呢!”关老师说,教英语不光是老有所乐,也是为申奥出份力。
68岁的周大爷是最早的学员之一,他从字母开始学起,现在已经掌握几百个单词了。他手指记满密密麻麻的英文单词的小本说,这已经是第二个本了。周大爷说,如今提倡人人学说英语,有这么好的社会氛围,自己可不愿意落趟儿!要是北京申奥成功了,我们也能发挥余热。晨报记者颜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