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
|
|
目前,国际体育用品的65%都打着“MIDE IN CHINA”(中国制造),其中半数以上又产自广东,但这些“中国制造”的产品绝大部分却贴着外国商标…… “入世”在即,体育用品这种“来料加工”、粗放经营的状况还会持续多久? 刚刚在长沙谢幕的中国体育用品博览会上,美、日、韩等外国体育用品专家对中国市场兴致勃勃,洋货与国货的比拼也已硝烟可见--“耐克”与“李宁”对撼,“闽军”集体设擂湘江…… “洋枪”“洋炮”瞄准广东 李宁牌被“耐克”列为亚洲头号对手及全球前十名对手 尽管这次中国体育用品湘江设擂,国外知名品牌打的是“代理人(代销商)战争”,但“洋品牌”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却是显而易见的。 李宁牌作为中国体育用品市场上的知名品牌,在中国市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成为国外知名体育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 去年年底,耐克公司在研究中国以及亚洲市场时,曾把李宁牌作为头号对手,而在其全球对手的排序中,李宁牌也进入了前十名。一位耐克的高级职员直言,耐克要想在中国市场超越李宁牌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因为耐克要想打开中国市场,需要做很多本土化的工作。 在这次长沙体博会上,“李宁”与“耐克”再次“狭路相逢”,李宁牌租下“黄金档”,续打奥运牌,而耐克通过其代理商租地布阵,大搞“本土化”活动,因此此次体博会,被长沙媒体戏称为两个重量级拳王美国“耐克”和中国“李宁”的“单挑”。 其实,前些年,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知名品牌早已在中国“布点”,如在广州的番禺、白云区等就有耐克现化化的加工厂,但这种“两头在外”的来料加工,限制了这些外来品牌在“本土”作战的空间,随着中国加入WTO脚步的临近,中外品牌同台竞技的时候来了。 据称,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知名体育品牌尽管在诸如奥运会“领奖装备”等事关民族形象的项目上一时难以插足,但中国市场巨大的诱惑力令他们另辟蹊径:阿迪达斯针对中国都市青少年的“三人蓝球赛”搞得如火如荼,耐克包装多支国家运动队的“金字塔计划”也在加速启动。 不仅仅是耐克、阿迪达斯等重量级“拳王”来华酝酿时机,一展拳脚,一些国外不同级别的“拳手”也纷纷来华“下单”,寻找战机。中国游泳协会游泳装备委员会秘书长李晓洪说,就泳装而言,1998年以前,国外的一些知名品牌基本是由国内商家代理,但1999年以后,澳大利亚、德国、美国等国的知名品牌纷纷来华合资、独资办厂。 而广东聚集着相当一部分国内知名体育用品品牌,加之广东又是中国体育用品消费的旺地,国外知名品牌要进入中国,往往把广东作为攻城掠地的“桥头堡”。 国内“诸侯”门前叫阵 广东体育用品品牌不多后继乏人 这次体博会,“闽军”出尽风头。 90年代以来,中国体育用品生产多集中在京津、沪闽、粤三地,尤其是福建、广东,产生了众多体育用品生产厂家。经过十几年的摸爬滚打,广东涌出李宁、康威、双鱼等国内外知名品牌。但在此次体博会上,广东除这些老品牌耀眼外,似乎后继乏人,而相反,福建的鞋业大军却显得“英雄”辈出。 据称,这次体博会,“闽军”租下近500个展位,占了体博会近1/5的面积。其中运动鞋成了“闽军”跃马湘江的主力:德尔康主动赞助在北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三兴则“包”下了开幕式,维斯凯把著名歌星李汶请来助阵……德尔康负责人更亮出“2亿销售额”,并声言要争取“第二集团”领先位置,直接向康威领衔的第二集团叫阵。一时间,闽军形成“大闹长沙”的架式。 其实,90年代中期前后,福建的体育用品企业也大都和广东一样,多为“来料加工”和仿制为主,但随着WTO的临近及打假声势吃紧,一些在生产技术和资本积累方面颇具实力的企业,开始打造自己的名牌,消费普及面广而兼容性较小的运动鞋,成了福建企业紧盯的市场王牌。 广东运动鞋生产厂家论阵势不减“闽军”,据称有4000多家,但近年来冒尖的极少,大都满足于来料加工和地下仿制。这次在长沙体博会上,与风头强健的“闽军”相比,显得有些出手乏力。 广东何止鞋业兵多将寡,90年代初期,广东有三家健身器材的生产厂家,但时至今日,只剩下“健力宝”名下的一家还在支撑,而省外及域外的一些生产商,如山东、山西、台湾等,近来却纷纷在粤设厂生产或设点经销;占国内泳装生产半数以上的广东,真正能拿得出手与“外敌”过招的没有几家。 据了解,广东体育用品生产50%是来料加工,40%为一般贸易,还有百分之几是“地下仿造”,真正够得上品牌的并不多,且多集中在服装类。在省外、国外同行紧盯广东这块“肥肉”时,广东企业走向品牌经营已迫不及待。 “粤军”迎战主攻品牌 广东体育用品业现面临怎样的形势?有没有自己的优势?与国内外同行竞争的“主攻点”在哪儿?广州体育学院社会体育系教授谭建湘在与记者探讨这一连串问题时说,广东体育用品业与全国同行一样,面临“两线作战”,一是国内竞争,二是外来企业的挤压,不过广东企业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因为广东是体育用品消费旺地,会成为国内外同行竞逐的战场;其次,目前中国比较知名的品牌大都集中在广东,因而也成为国内外企业比拼的对象;另外,目前广东众多的中小企业还没有打醒精神,而国内(如福建)国外同行已虎视眈眈,着手打理天下。随着外来品牌在广东抢淮登陆,广东将会有2/3的企业或被吃、或退出市场,而大部分企业将走向联合、兼并、重组。 谭建湘认为广东体育用品业仍有着自己的优势--资金和技术积累丰厚;有创名牌的经验;本地体育用品消费市场活跃;毗邻港澳台,融资和技术引进占有地利。他说,广东体育用品业今后应靠品牌生存,做出国际流行的品牌,是企业的“主攻点”,当然,要做成国际品牌,首先要做好国内市场,还要研究国外市场准入标准和体育用品的发展趋势,另外还要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产品竞争力。 九运会前,广东有关部门专门举办了广东国际体博会,为广东企业与国际品牌同台“唱戏”搭了一个很好的“戏台”,有关专家认为,今后若把它办成第二个“广交会”,将是广东体育用品企业走向世界的一个窗口。(谢孝国、陈忠明、李远常)
|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