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的蒙古马

与时俱进的蒙古马
2019年04月21日 06:30 新浪体育
蒙古马 蒙古马
  
  
  
 
  
  
  
  
  
  

  ( 图/ 内蒙古日报 记者 马建荃)

  骏马伴随着草原历史的前进步伐,多方参与草原人民的生产生活。它是草原文化的优秀结晶,凝聚着草原人民的智慧与精神。

  千百年来,蒙古马的矫健形象和优秀品质,一直都是马领域研究者、文学爱好者关注的重点。通过众多不同年代的文献资料和文学作品,能够感受到蒙古马悠久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底蕴。时至今日,蒙古马的精神气质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马文化资源的巨大宝库仍然有待挖掘和深入研究。

  ——编者

  马文化犹如一条不舍昼夜、奔流不息的长河,汇聚多条支流,形成巨大的水系。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和积淀,在诸多文献资料、文学作品中留下了它的足迹……

  古籍文献中大量记载

  蒙古马古籍文献依内容可分为古代叙事诗、英雄史诗与民间文学、马政、赛马赞颂词、诗歌、马奶子赞颂、马经、相马、养马、驯马、疗马鉴等。

  据内蒙古农业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旭荣花介绍,蒙古马古籍文献最早以叙事诗、英雄史诗等民间口传形式出现,代表作为民间叙事诗《成吉思汗的两匹骏马》,阐释了草原上人与马的感情,寓言讽喻、广传民间。英雄史诗《江格尔》中描绘最多的是蒙古马的形象、战马的人格化,表现出了蒙古族对马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观念,带有蒙古民族深深的历史烙印。

  古代社会,蒙古马成为民间叙事中的文化意象,在游牧生活及文化中,蒙古马的象征意义包括神圣、辟邪、权威、祭物和吉祥等多方面的抽象内容。

  从我国现藏有古籍文献看,清朝中期到民国中期比较集中。主要以手抄本和木刻版、铅印版为主。清末蒙古族赛马活动那达慕活跃起来,著有《锡林郭勒马赞》《快马赞》《冠军马赞》等赞颂快马的文献。

  民国时期诗歌、祝词形式出现的文献较多。《双马行》赞马诗有7种版本。《风马香祭》(禄马旗)就有14种类手抄本。《成吉思汗之骒马献祭祝词》《骏马名号赞》《马王经》《马奶子祭献词》《马奶子诵》《儿马祝词》等文化类文献增多。

  “目前,蒙古语文献还没有完全实现数字化,知网中动物类的专题目录还不完善。我们正在尝试建设一个关于蒙古马专著和文献的数据库。”旭荣花说。

  现代文献的研究热点

  蒙古马现代文献出版量较多,文献分类主要有文学、诗歌、经济、艺术、军事、历史等。早期多为赞颂蒙古马在解放战争中所起的作用,有《军营中的马》《英勇的蒙古骑兵》《战马》等文学作品和一些战马歌等。

  改革开放后,蒙古族赞颂蒙古马的文学作品更是数不胜数,蒙古马在现代文学作品中的形象从具体形象描写趋于抽象,已经表现其精神的创作理念了。《蒙古马文化研究》《马的文化志》《蒙古族赛马》《蒙古马鬃尾之探究》均是蒙古族马文化文献。

  在蒙古族文学艺术作品中有《金马驹》《黑骏马》《成吉思汗的白神马》《天马》。这些歌颂马、赞美马,以马的品质激励人的作品数不胜数。

  旭荣花说,近十几年随着国家经济繁荣富强,提出多元化发展思路、提倡文化自信,挖掘地区特色文化的政策下,内蒙古自治区根据自己的地区特色,提出草原文化新理念,出版了大量蒙古马文化文献:《蒙古人与马》《乌珠穆沁白马》《内蒙古马文化》《传统饮品——策格》《蒙古马文化研究》等。

  当然,还有一些地区特色的蒙古族马文化文献。如以克什克腾旗百岔铁蹄马为主题的《克什克腾马文化》;鄂尔多斯的《成吉思汗的白神马》;描写乌珠穆沁白马的《乌珠穆沁马文化》;苏尼特右旗马文化著作《塔穆奇快冀》;描写呼伦贝尔地区三河马品种的著作《三河马》;描写锡林郭勒马为代表的《正镶白旗骏马》;描写正蓝旗查干淖尔快马的《浑善达神驹》等。

  这些蒙古族马文化著作,代表了内蒙古各地区的马资源特色,是研究马文化、马产业不可缺少的文献资料。

  当代文学中的马形象

  “在近70年当中,蒙古族作家创作的关于马的诗歌、散文、小说特别多。从数量上来看已经超越了古代文学。”内蒙古大学蒙古学教授丁玉龙说。

  以小说为例,丁玉龙和他的学生们对1978到2015年间内蒙古蒙古文9大文学刊物(花的原野、潮洛蒙、呼伦贝尔、哲里木文艺、西拉木伦、锡林郭勒、澈勒格尔塔拉、陶如格萨日娜、阿拉坦甘德尔)当中的动物题材小说数据进行了统计,发现以马为题材的作品最多。

  不仅仅是小说,在其他文学作品中也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不仅在数量上优于其他动物,马在角色塑造上也是宠儿,形象丰满、各具特色。

  有的马作为英雄的伙伴,被塑造成为另一种英雄,参与历史建构与叙事。代表作品有阿·敖德斯尔《朝克图和他的月斑马》(1951年)和斯仁维扎布《紫檀色骏马》(1957年)等。马还是亲密的战友、潜在助手,这就是骑兵故事,主要作品有:朋斯克的小说《金色兴安岭》、照日格巴图的《铁骑》,以及莫·阿斯尔的诗歌《战斗精神的雄起》、坡·杜古尔的《草原铁骑》等。

  有的马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见证,如巴·布林贝赫的诗歌《金马驹》《牧马人》、莫阿斯尔的小说《枣骝赛马的主人》,以及阿·敖德斯尔的散文《牧马人之歌》等等。

  改革开放以来,马的形象逐渐演化为民族精神的象征,几代作家、诗人都不约而同地对马进行了赞颂。如阿尔泰《马》、勒·敖斯尔《牧马人之歌》、莫·嘎日玛《蒙古马》、色·乌力吉巴图《美丽的蒙古马》、齐·莫日根《马的故乡》、勒·敖斯尔《成吉思汗的马群》、普·超克图纳仁《马之光》、仁·斯琴朝克图《匈奴的棕色马群》、满全《蒙古人和马及其草原》等等。

  文学作品中的马更多是蒙古族文化精神的象征,蕴含了很多文化历史信息和传奇色彩。它负载了草原文化的历史命运、现代境遇与文化焦虑。

  以此为背景创作的以告别为主题的作品,描写了蒙古马的现实境遇,在现代化、商业化、城镇化大潮中,马越来越边缘化。这些小说讲述了卖马的故事,代表作品有哈日贵《土拨鼠之松土堆》、王喜《黑骏马》、都·道尔吉《枣红快马之梦》等等。

  还有很重要的一部分作品以怀念为主题,缅怀马背岁月。上个世纪的作品有阿·敖德斯尔《可爱的马》(1988)、高·却拉布杰《细腰白马》(1985)、赛音朝嘎《孤独的黄马》、色·巴特尔《黑色枣骝马的传说》(1993)、格日勒图《云棕马》(1989)等。近十几年来,又涌现出了一批好作品。如那·伊利古森《父亲和他的老黄马》、斯琴毕力格《三匹漂亮的枣骝马》、哈·呼木吉乐《江格尔的枣红马》、吉格登旺吉拉《云青马与风枣红》等。

  马,有时是成长故事的见证物,有时象征着民族历史、民族命运和民族精神;它蕴含着诸多文化历史元素,也承载着草原人民的深厚情感。

  在悠悠的漫长岁月里,马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符号,草原赋予了它神性,也给予了它人性,它生动地活在了学者与诗人的笔下,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热情颂扬。

推荐阅读

阅读排行榜

体育视频

精彩图集

秒拍精选

新浪扶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