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队:让中国冰球与国际接轨 必须走职业化道路

2015年04月12日02:40  京华时报 收藏本文

  昨天晚上中国女子冰球队在一场惨烈的厮杀中,一波三折4比3击败了意大利队,拿下了这场艰难的胜利。当胜利的一刻到来,张梦莹眼眶有些湿润,齐雪婷、孙锐[微博]等老将则面带坚毅。当我们知道中国女冰全部的选材范围只有哈尔滨这一支球队时,就会理解这批冰上玫瑰绽放的价值了。

  孙锐

  经历过“黑色6秒钟”噩梦的女汉子

  说到中国女队的队长孙锐,圈内人都叫她“女汉子”,从5岁开始学打冰球,现在已经在这个圈子摸爬滚打28年了。1981年北京男子冰球世锦赛火爆一时,就是受这个影响,1982年出生的孙锐走上了冰场,“上世纪80年代冰球在国内非常火,很多地方都有冰球队,”她是在1998年中国女冰夺得长野冬奥会第四名后进入国家队的。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中国队因一场关键失利无缘四强,孙锐说原定目标是冲击奖牌,但最后只拿到第七。然而坏消息接踵而来,受环境的影响,中国的冰球运动在这之后就开始了下滑。冬奥会的打击几乎让孙锐提前离开她深爱的事业。

  更大的打击来自于2004年11月,都灵冬奥会外围赛,中国女冰末轮对阵瑞士队,在加时赛上遭遇“黑色6秒钟”以2比3失利,而且出现失误的正是孙锐,“的确是因为我的一个失误,没有把球解围出去,把比赛和全队的梦都断送了,我无法原谅自己。”这一幕成了经常会让她惊醒的噩梦。此后的温哥华冬奥会获得第七名,然而刚刚燃起的希望由于国内项目的萎缩变得毫无价值,2014年出现严重断档的中国女冰无缘索契冬奥会。索契冬奥会之后,中国队新老交替,孙锐和好友齐雪婷一起退下来,出任了哈尔滨二队的主教练。

  谈到这次复出,孙锐说:“原本有很多顾虑,年龄、体能和伤病都是很现实的问题。但一切都挡不住我的热爱以及国家队的召唤,我想在家门口参加一次世界大赛。”春节后一天一场的练习节奏让孙锐老伤时常复发,但她咬牙挺住了,“感觉自己更成熟了,当我能帮助小队友得分时,我心里更加高兴。”

  孙锐说申办冬奥会成功是她们每个冰球人的梦想,虽然届时自己不可能在出场比赛了,但是无论以什么形式,自己都会为冰球事业继续做贡献。

  姜娜

  妈妈下令打完世锦赛必须把婚结了

  中国女冰本次世锦赛的首次亮相,就是血战荷兰队,司职后卫的姜娜拼抢非常积极,多次遭到对手的冲撞。她比赛中两次被荷兰队的队员撞到了后腰,重重地跌倒,有一次甚至被抬出了场外,不过仅仅是经过短暂的治疗,姜娜又重新登场,不愧“拼命三郎”本色。

  回想当初,姜娜说老爸是个冰球迷,“他说带我去看冰球,我说什么是冰球啊,结果一看,我就说这个好。”说起自己受伤的历史,姜娜说:“从2009年在加拿大训练的时候,跟男子冰球队对抗,伤到了腰,感受了一下国外的急救,直接被救护车抬走了。”姜娜就是这样皮实,因此队里的队友都叫她大象。

  姜娜和她的未婚夫都是冰球运动员,“他是男子国家队,我是女子国家队,一年到头聚在一起的时间不多,不是我集训走了,就是他集训走了,不太容易凑上,一年到头在一起的时间恐怕只有一个月吧。之前也想过结婚的问题,当时就是由于上届的奥运会资格赛,我们集训特别忙。我们是相互支持吧,他的比赛,我只要在国内必须到场看,我的比赛,他只要不训练也都回来看,我们还会进行交流,指出问题。”姜娜的妈妈说,到了自己这个年龄,就想着让孩子赶紧结婚,“他俩这个工作吧,他回来她又走了,这不推迟了好几回,我这次是给他俩下了死命令,打完这次世锦赛,必须把婚结了。”

  说起自己在索契冬奥会资格赛后的退役,27岁的姜娜说:“其实我并不想这么早离开这项运动,我太喜冰球了。但是由于那届冬奥会资格赛失利,就打不了奥运会了,如果要坚持到再下一届冬奥会,我这个年龄就会耽误其他年轻队员的成长,当时也是个艰难的决定。”

  张梦莹

  16岁参加冬奥会从替补到绝对核心

  1993年出生的张梦莹,是中国冰球的后起之秀,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中最年轻的运动员。

  在痛失索契冬奥会参赛资格之后,中国队以孙锐为首的五名老将集体淡出国家队,2014年在拉脱维亚举行的女子冰球世锦赛,中国队最终名列小组第二。虽然未能获得升入A组的资格,但是以张梦莹为进攻核心的中国女队,在进攻端的速度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02年,张梦莹在兰迪俱乐部参加冰球训练,5年后,不到14周岁就被选入国家队训练。这种经历让她显得比同龄人更加成熟。张梦莹说:“16岁就参加了温哥华冬奥会,那时候我是队里最小的,当然也是替补了,完全打不上,也就负责给大家在底下开开门什么的。转过年来亚冬会,开始有机会上场打球,一步一步,一点一点地进步吧。”张梦莹告诉记者,这些年的经历其实走过来感觉很艰难,“从2013年开始,队里就有一个大调整,老队员陆续退役,在我这个年龄段就得把这个重担挑起来,是挺艰难的。去年的世锦赛压力比较大,感觉自己一肩扛着全队向前冲吧。”因为去年的世锦赛拿到了第二名,而今年主场作战,加上5名老将的回归,冠军似乎志在必得,是不是压力会更大呢?对此张梦莹说,“也谈不上压力更大吧,反正我们的目标就是冠军,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呗。”

  赶上了申奥的东风,张梦莹说各方面的待遇也有所提高,尤其是现在在北京打球的人和队伍越来越多,相信后备力量匮乏的现状能有所改变。

  □声音

  于天德

  冰球发展必须走向职业化

  中国的冰球究竟如何发展,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冰球部部长、中国女子冰球队领队于天德给出的答案是走职业化道路。

  对于中国女冰的现状,于天德指出,这么多年来,中国女子冰球队进步不大,但在国际范围内,没有进步就等于退步。近几年总局也用了各种竞赛杠杆,希望加大冰球发展力度,但于天德认为中国女子冰球要想真正提升,还要依靠举国体制的优势,在人才基础和后备方面上有所提升。现在国内没有一个项目像女子冰球一样只有一支队伍,运动员选材范围太窄,很多都是从业余体校直接上来的……

  如何能让冰球火起来,他认为必须让中国冰球与国际接轨,走职业化道路。冰球、篮球、足球都是世界上职业化程度最高的体育运动,反过来说,只要是职业化的体育运动都是世界最高水平。职业化并非一蹴而就的,可以走体教结合的道路。现在美国、加拿大包括亚洲的日本、韩国为什么冰球打得这么好,因为他们从小到大有体系。现在中国不是没人打球,而是体制内待遇满足不了生存需求。如果名校都能有冰球队,那样就解决了很大的问题。虽然现在北京打冰球的孩子很多,但是他们还是以求学为主的,很难成为我们的后备力量,群众冰球与竞技冰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观察

  “借好申冬奥”的东风

  正值北京和张家口联合申办冬奥会的关键时刻,女子冰球世锦赛B组的比赛在北京火爆进行。时隔多年,北京再次迎来了冰球的热潮。

  申办冬奥会是今年的头等大事,举国上下都非常重视。然而对于中国而言,申办成功并非结束,而恰恰是开始。我从2003第十届全国冬运会开始采访冰雪运动,那时我们的冬季运动还是比较落后。这几年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的训练条件明显得到了改善,但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就是在中国只有先拿到成绩,这个项目才能得到重视。这是一种很奇特的现象,但我们也只能无奈地面对它。

  冰球的发展如同三大球一样,同样存在一个成本的问题。同样的资金投入,对于短道速滑或者花样滑冰这样的项目,只要把几个尖子运动员的训练比赛抓好就可以出成绩。而冰球仅一线队就有20多个人,还有梯队,人员开支就是不小的成本。另外,冰球的装备费用也远超滑冰项目。两相比较,地方体育部门很难对投入大、出成绩难的冰球有积极性。

  现在有了申冬奥的东风,可以说是百年不遇的发展契机。在这样的时候,一定要寻求突破口,一方面是要积极推动各省市对于冰球梯队的建设;另一方面,对于北京这种已经在民间形成规模的冰球运动,要适时地疏导,把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联系起来,并且发动各大院校能给予政策的扶植,让这股东风把中国的冰球运动彻底带动起来。

  京华时报[微博]记者刘旭辉

文章关键词: 冰球孙锐张梦莹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中方首次公开详解南海岛礁扩建情况
  • 体育西甲-C罗破门皇马3-0 巴萨2-0变2-2
  • 娱乐昆凌怀孕狂吐食欲不振 赞周杰伦体贴下厨
  • 财经漳州古雷岛环评博弈:环保部说发改委违法
  • 科技Apple Watch接受预定致苹果官网瘫痪
  • 博客郎咸平:老百姓应该买股票还是买房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11岁男孩家中自杀 留言称活着太累(图)
  • 育儿四年级男生暴打女老师 小心暴力教育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