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伴随徐寅生:约访认真准备 受访登记者门

2013年04月23日12:36  中国体育报

  本报记者李刚 2009年夏,全国各条战线正以不同形式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喜庆时刻的到来,中国体育报编辑部给我分派任务,采访部分曾为新中国体育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运动员、教练员、体育工作者,徐寅生是受访者之一。

  上些年纪的体育爱好者对徐寅生非常熟悉,1961年第26届世乒赛中日两队决赛,他连扣星野展弥十二大板,为中国队首夺斯韦思林杯拿下关键分。之后,走上领导岗位。

  之前由于没有深入接触过乒乓球,我心中十分忐忑,特别是面对经历丰富且同许多记者打过交道的徐寅生,采访又该怎么展开?

  采访前做“功课”时,我发现“责任”贯穿了徐寅生各个时期,无论是当运动员、教练员,还是担任领导职务,自始至终都围绕着“责任”。

  当我电话联系到徐寅生,表示希望采访他时,他最初的反应比较平淡,“很多记者以前都采访过了,无非是重复过去的内容。”当我讲出我们只聊“责任”的主题后,他停顿了片刻,“我准备一下,两天以后下午两点,你们单位见。”虽然只是一句话,但我感到,他对这个话题感兴趣。

  两天后,我对徐寅生的采访如期进行。尽管我和他是第一次接触,但彼此间没有陌生感与距离。他回答我的提问如同当年在球台前大力扣球,清脆有力,面对“责任”一针见血,绝不模棱两可。

  承担责任意味着敢于担当——当运动员时,徐寅生与队友肩负着冲击世界冠军,改变新中国体育落后面貌的责任;担任教练员后,“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创新之责令中国乒乓球长盛不衰;出任国家体委副主任后,他对中国体育事业负有领导责任;任国际乒联主席期间,他又要将乒乓球这项运动在世界各地深入推广。

  责任,无时无刻不伴随着徐寅生,即便是那次接受我的采访,我也认为是他的责任使然——按照常态,一般都是记者上门采访或邀约受访对象,而且徐寅生却亲自来到我的单位,其中反映的不仅仅是平易近人。

  徐寅生仅是新中国体育先行者之一,以他为代表的老一辈体育工作者,无一不承担着振兴中国体育的责任,正是这责任,使得中国体育在60多年间由弱变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