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记者 黄嫣(微博) 实习生 吴晨
没有什么东西,能比一场比赛更能检验一个项目在当地的发展情况。上周,2012世界斯诺克(微博)上海沃德大师赛落下帷幕,作为一个已经在上海立足了整整6年的赛事,斯诺克却呈现出了一段曲折的发展轨迹。6年的时间,中国球手没有在这里找到主场的热情,球迷们更是对一场比赛的反馈态度不一,这些矛盾发展的情况,最终呈现出的,是中国斯诺克先抑后扬的真实面貌,而在这样一个十字路口,如何把握好之后的走向,则发人深省。
球手:现场气氛不够热烈
就在上周六,本次大赛硕果仅存的明星选手特鲁姆普(微博)在个人微博上写了这么一段话,“票价太高了,我的球迷们都掏不起银子进场来看球。谁能告诉我为什么?这可是星期六啊!”
互联网的迅速反应很快把这个信息传递给了全世界,而记者也在第一时间把这个问题抛向了特鲁姆普。面对记者,年轻的小伙子完全没有掩饰他对比赛的失望,“在英国的时候,大多数比赛的气氛会随着比赛的进行越来越好,但是今天并非如此,我觉得很奇怪。”
对于年轻的特鲁姆普而言,他的逻辑十分简单,票价低的话就会吸引更多球迷来观赛,既然现在高票价卖不出去,那么,干脆放低姿态,把票用更为亲民的价格发售出去,或许还对将来有利。
但事实并非像他说的那么简单,上海票价高吗?答案必然是否定的,看台票最低是50元人民币,内场除了包厢区外,最高票价也就只有280元,和几周后的网球大师赛相比,绝对算是门槛低的。但就是这样低门槛的价位,在今年依然没有把大批量的观众吸引到场内去。
当记者尝试性地询问特鲁姆普,觉得在中国球票定价多少合理时,小伙子很无厘头地给出了“10块钱”的答案,让人啼笑皆非。
“黄牛”:贩斯诺克门票像在赌博
发展至今,上海斯诺克大师赛真正遇到的瓶颈绝非是“10块钱票价”就能解决的问题。上海大舞台外,“黄牛”老王(化名)已经在这里呆了好几个年头,这几年的斯诺克大师赛让他印象最深刻的,还是2009年奥沙利文对梁文博(微博)那场决赛,之前几十块钱收进来的票,最后都卖到了四位数。但这样的情况,这两年出现的并不多,本土选手丁俊晖(微博)连续两年首轮出局、奥沙利文等等名将又相继缺席,这让老王他们每次都左右为难。“感觉像是在赌博。”他说,“别的比赛,决赛门票总是不愁卖的,但这个不一样,要看最终是哪两位明星,如果别人不熟悉,几十块钱都卖不掉,如果是奥沙利文,两千多元的看台票都有人抢。”
作为球市最为敏锐的方向标,老王对于上海大师赛最直接的印象就是明星效应太过显著,球迷大多对其余选手没有反应。
缺乏明星是上海大师赛今年遭遇的最重要问题,所谓的明星效应,在斯诺克这样普及面并不广的项目上,必然起到了相当关键的引导作用。但在世界台联大范围扩展比赛、明星球员疲惫不堪的大背景下,夹缝中生存的上海大师赛却又恰逢这样一个尴尬时刻。如何突围,不仅仅是上海赛一个赛事需要考虑的问题。
吕昊天迷茫:谁是“丁俊晖第二”?没底
既然没有明星选手,那么本土的后继人才培养是否能成为比赛的一大亮点呢?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很多人的态度依然是有所保留的。
年仅14岁的吕昊天在上周因为在资格赛中淘汰了傅家俊(微博)而一战成名,但这个过程很短暂,在无缘第二轮之后,这个名字就很快在媒体版面上销声匿迹,迅速得就好像不曾发生过一样。在他结束比赛当天,记者找到了吕昊天,那张稚嫩的面孔让人有些吃惊,但对于未来,他的迷茫却也让人心里一紧。
吕昊天说,他是在2008年、也就是自己刚满10岁的时候开始打球的,刚开始是和父亲一起玩玩,在逐渐表现出天分之后,他就辍学开始了全职的斯诺克训练。对于这一决定,年轻的吕昊天说自己没有感觉,“当时也因为不喜欢学习,所以就选择打球。”说这话的时候,吕昊天稚气的脸上稍稍有些不好意思,腼腆的笑脸终于让人感觉到他真实的年龄。
今年7月,吕昊天拿到了斯诺克青年世锦赛冠军,这本是一个值得好好宣传的成绩,但至今为止都不曾有舆论宣传过,而这个插曲,也让他对于自己的未来开始迷茫和担心。
吕昊天说,他也不是没想过回去学习,毕竟,他现在无法给未来下一个定义,但既然踏进了职业斯诺克界,那么有些事情,就好像在推着他前进。明年这个时候,吕昊天就有机会前往英国学习当地更为先进的斯诺克打法,但他承认,这一步迈开去,并不代表着自己就在延续丁俊晖的轨迹。“全国现在有几百个青少年像我一样在打斯诺克,但第二个丁俊晖会从哪里诞生,大家都没有这个底气。”
事实上,包括丁俊晖在内,很多人也都没有了几年前那种底气,在首轮输球后,丁俊晖一句话或许最能代表他们目前的心境,繁忙的比赛已经让他们失去了对输赢的感觉。换句话说,在频繁的赛程压力下,他们已经失去了对于每一场比赛的珍惜。
办赛六年间 打台球市民人数大增
在国际台联功利主义的操作之下,眼花缭乱的赛事,通过各种渠道对球迷早已形成了一种疲劳轰炸,而目前排名前16的面孔,经历过几年时间的洗礼,对于大多数球迷而言早已是耳熟能详,而其中的一部分选手,拖沓的球风也让对斯诺克运动知之甚少的观众们感到倦乏,这些,都是阻碍这项运动在中国进一步前进的主要问题。
当然,这些并不能抹杀上海斯诺克大师赛对于这个运动项目做出的贡献,在一份官方数据中,记者看到了这项赛事在2007年至2011年、这过去五年时间里曾经带给上海众多荣誉。其中一组不起眼的数据这样描述:通过对上海市常住居民的大规模调查发现,至2011年上海常住市民中打台球(有固定打台球频率)的市民占上海市总人口的4.3%。该比例乘以上海人口基数,台球人口已经近99万人。这部分市民中,26%(25.74万)的市民开始打台球的年份集中在2008-2010年,且从2008年开始打台球的观众是所有年份中比例最高的,占9.5%(9.4万)。上海大师赛是2008-2010上海市打台球市民增长超过25%的重要影响因素;2007-2010年到台球房打台球的市民在打台球上的消费超过80亿元。
这组数据是让人惊喜的,至少,在某种程度上,让人看到了斯诺克的发展在上海已经进入到了萌芽阶段。但接下去的五年时间里,如何把赛事打造得更为精细化、更接“地气”,则是上海大师赛真正要做的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