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城运会排球:急功近利困扰中国排球后备人才培养

http://sports.sina.com.cn  2011年10月25日08:32  新华网

  新华社江西宜春10月25日体育专电新华社记者姬烨

  城运会排球比赛共设男女U17和U20两个年龄段的比赛,作为全国最大规模的青少年赛事,这两项比赛被看做排球后备人才的大阅兵。然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排球青少年培养无论从选材、组队,还是训练、比赛都充满着急功近利的色彩。在女排成绩起伏,男排无人喝彩的现状下,中国排球的未来也让人担忧。

  为了追求高度而片面选材

  放眼国际排坛,中国队员的身体条件没得说。以女排为例,就算在七城会,身高达到1米8或1米9的队员也比比皆是。然而近两年,中国女排却两负身材矮小的泰国队;面对身材同样高大的欧美诸强,女排姑娘也没优势可言。

  选材方面对高个队员情有独钟是把双刃剑。高个队员固然在进攻端更具压迫性,但其弊端也明显,缺乏变化、打法缓慢。七城会中许多教练都在感叹,老女排的那种的快、灵、变的特点如今已基本消失。

  为了快出成绩而拔苗助长

  拔苗助长成为青少年训练中的通病。在排球基层队里,一些教练为了迅速让小队员打比赛,通常过早地让他们进入整体技战术配合阶段,而忽视了对基本功的训练。小队员的技术动作一旦成型,以后再想改则很难。

  从七城会看,在进攻端涌现出了陈亚云、刘沛宜等新星,而在防守端则几乎没有什么出彩的球员。据教练分析,这与运动员从小的训练有关。一些基层教练为了尽快出成绩,专门训练高个球员的扣球、拦网等技术,而对防守则要求不高,片面地认为只要搞好进攻即可。

  殊不知防守练习对于高个队员同样重要。防守不但可以让他们更灵活,还可以在一次次救球中磨炼他们的意志品质,而这正是目前的中国排球所缺乏的。

  为了全运会小年组而忽视人才链连续性

  七城会排球赛有这样一种现象,即U17的参数人数众多,男女排加起来总共有30支队;而U20则人数骤减,一共只有20支队。天津、山东、辽宁等队因为在U20这一年龄段的队员人数不够,干脆就没报名。而前来参赛的许多队伍也没有达到通常的报名人数12人。比如女排的温州队和德阳队只有7人,湛江队和北京东城区队只有9人。

  据多位教练透露,这是因为U17正好是两年后全运会小年龄组(19岁以下)的适龄队员,为了全运会的成绩,各队都对这批队员十分重视。反观U20,这批年龄在17至20岁的队员打不了全运会小年龄组,而在全运会成年组中也没站稳脚跟,在“全运至上”理念依旧根深蒂固的各省市球队,他们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城运会和全运会设置小年龄组的本意是为了在青少年中推动足、篮、排三大球的发展,但在急功近利的阴影下,却在七城会中适得其反。好在排球业界人士透露,这种因为全运会小年龄组而引起的人才断档现象只会在这批U20的队员中出现。今后的城运会和全运会,各个年龄段都将有适合自己的比赛,不会再出现七城会U20的这种尴尬。

分享到:

相关专题:第七届城运会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